你不能指望一个瓜皮能深谋远虑引经据典,瞬息间领会外交领域复杂而艰深的历史脉络……不同于当爹上瘾天下布狗的大安朝廷,欧陆列强合纵连横长久共存,在外交上的经验相当之丰富老辣,要是一个不慎被儒望这种奸商抓住把柄,搞不好还会趁机整出什么花活来——带英银行家的大缺大德,是你永远可以信赖的。
所以……所以世子沉默了许久,缓缓开口:
“我不会去见那什么伯爵。”
儒望恭恭敬敬:“敢问为什么呢?”
“因为我家是皇帝亲封的国公,身份不同。”
为什么要强调“亲封”两个字?儒望微微有点茫然:
“但维第格拉伯爵的爵位也是由葡萄牙国王所册封的。”
“那葡萄牙国王的王位又从何而来?”世子反问。
这一句话很不客气,但儒望却反觉惊喜。既然已经明确提及葡萄牙国王的地位,那就意味着穆国公世子要以官方的身份给中国及欧洲的外交关系确定基础,一旦基础底定,就有了银行家们咬文嚼字从中渔利的空间了。
““当然是由罗马教廷承认的。”儒望字字斟酌:“教宗以天主牧羊人的身份,承认了葡萄牙世俗王国的地位。关于这一点,贵国不能否认吧?”
穆祺倒真的挺想搬出洪天王的著作统统否认,最好将庶孽发卖拉倒。但外交场合毕竟不能随便发癫,大安的拳头也没有硬到这个地步,他只能先让一步。
“我们当然不否认罗马教廷的权威。”世子淡淡道:“实际上,早在千余年前的东汉时期,中国就与彼时的罗马有了交集。汉朝皇帝的使者称罗马为‘大秦’,因为‘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大秦与大汉,都是平等相交的大国。大安承续历代中原王朝的正统,自然也愿意承认罗马皇帝的权威。”
朝贡体系中天无二日,所有国家都是上国的儿子;但在开创天·朝地位的汉朝,皇帝却曾公开承认了罗马帝国“有类中华”,算是小小的打了一个bug——不要小看这个bug;朝贡体系中中华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因为中原附近都是不懂礼乐不知廉耻的蛮夷;这些蛮夷太过鄙陋低俗不知规矩,只有劳烦中华的皇帝再三的关怀他们教化他们;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才能理所当然的做全天下的大爹。如果罗马被承认了“有类中华”,那么就无需中国皇帝再行教化,双方也就有了平等相处的可能。
换句话说,普天之下、亿万邦国,唯一被中华体系承认,可以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唯有罗马。
因此,所谓“承认罗马权威”,还真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