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右望了一望,压低了声音:“前几天江南的海刚峰送来了消息;他将朝廷下发的小册子及新出版的《凡人修仙》都张贴于大庭广众之处,命官吏历数倭寇罪行,以及通倭的种种罪恶;结果现场群情激愤,难以控制,甚至有数十人当场哭晕了过去——这个情绪……”
朝廷编攥的两百年以来有关倭寇问题的历史总述不过只是引子,它真正引发的是沿海一带被荼毒已久悲愤莫可倾诉的情绪。这种情绪如山崩如海啸,一旦决堤倾泻,那就是汪洋恣肆,绝不可稍加控制;这样的洪流只能疏导不能堵截,只能应和不能抗拒;而皇帝平反于公赠予谥号,恰恰就是惠而不费,应和情绪的一步好棋——至少以此为始,真君可以昭显他与前代皇帝迥然不同的政治态度,从中谋取巨大的声望。
张太岳被说动了,他默然沉吟,显然已经在推敲奏折的用词。
但世子当然是不用理会这些技术性工作的,所以他停了一停,再做指示:
“……自然,涉及到了于公必然要涉及叫——我是说英宗。子孙自是不好评价祖宗的,但总可以委婉一点。圣上不是念念不忘,要为兴献皇帝谋求一个在太庙中的位置么?要是挤占别人的位置,难度可能太大;但英宗庙里的空间还大得很呐……”
张太岳微微变色:“世子是说——”
迟疑片刻,他又道:“那就由我来……”
“不,不必。”世子阻止了他:“不用你动笔。这是朱家的事,让高肃卿来,让裕王来!”
·
十一月二日,回朝多日的穆国公世子及戚元靖等联名上书,大概陈述了舰队东出大海讨伐倭国的种种经过,其中特意提到,在“兴献皇帝”及“兴献皇后”号炮击江户时,“波浪兼天”、“声响动地”,船上竟隐隐有虹彩霞光,璀璨明媚,又有瑞鸟翻飞,声鸣铿锵,种种奇相人所共见,祥瑞难以言说云云。
——当然,所谓的虹彩不过是被激发的水雾折射的阳光;被惊飞的海鸥也只会哇哇大叫。但气氛到底已经烘托到了这里,皇帝也并未表态,只是将奏折批转给六部欣赏而已。
但祥瑞到底起了该有的作用。十一月三日,有言官上书论于少保之冤,请求明旨平反,诏曰可。事乃定。
第126章 膨胀
·
事实证明, 虽然年深日久记忆已经趋于模糊,但老朱家杀人的手艺依然没有落下,仍旧是当年高祖皇帝那令人不可忘怀的做派。总的来说, 自赵巨卿接管诏狱以后,短短一月之内连自杀带病死,一口气就送走了二十几个四品以上的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