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朝臣聒噪你的话,你就这么回复他们。”
朱祁钰日常无奈加担忧:“皇兄要改就改吧,便是御史?言官要谏不听就是了。还?是不要拿祖宗们做例。”
他真觉得?皇帝应该少惹祖宗们,毕竟上回从马上掉下来的事?看?起来就很玄幻。
要说朱祁钰只是出于对先祖们的敬畏半信半疑,那么英国公等人,可是实打实至今都觉得?是先帝们显灵……
朱祁钰临走前,姜离表示:把金英调回来用用。
因与之前的朝代不同,明代的官刻是由宦官来掌握的,名?为‘内府刻书’。
*
金英奉命而来时,就听皇帝吩咐,先整理坊间?各种?《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手抄本、画本、私刻本,准备出一个官方版本。
他先是惊讶:朝廷官方刻书,从前可只出版过儒学典籍、历书、顶多再加些佛经道书。
可从来没有过官方刻印小说的!
不过惊讶过后?,金英立刻在心里?道:既然陛下开了这个先河,我也要给岳爷爷出书!回头就派番子们出去搜罗各种?民间?有关岳爷爷的小说和话本!
姜离倒不知道金英已经夹带起了私心,只继续道:“官方印刻事?,俱事?无巨细回禀淑妃。”
金英见是跟淑妃合作,就更高兴了。
他在王振事?上,还?欠着淑妃娘娘一个人情呢。
而对姜离来说,今日最要紧的事?情,反而是如今所有人都不在意的这句话——让高朝溪去了解刻印书籍之事?。
第37章 舆论高地
安宁宫。
姜离停在书架前拿了本书翻来覆去地看,只是没看书的内容,而是在看书的质量。
旁边是高朝溪在说起去刻书经厂的调研报告——
“……负责刻板的有百余匠人,负责排活字印书顺序的有二百余人,另外还有裱背、裁纸、笔匠、墨匠等各几十人。”
最后总结下:“共一千一百人。”
姜离发出感叹:“好?多人啊。”
怪不得这书籍质量很高。
她手上拿着的是官刻本的《孔子家语》。比起?她从外头找来的手抄本,还有各种?小作坊的私刻本,质量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用的棉纸厚实洁白,墨显然也是好?墨,才会行?格疏朗,字迹清晰,毫无糊乱。
连她这种?看不惯竖版书籍的后世人,都觉得这本书算是质量上乘且清晰了然,便于识别。
“后来人说起?历朝代表的文?学体裁啊。”派了6688在外屋巡逻当监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