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之故,后又轻敌冒进,终困垓下,自刎乌江。
公孙瓒威震幽州,东光之战,以少胜多,摧破黄巾数十万,其时天下震怖。然其不思深耕幽冀,以固其本,终招致界桥之败,如今更是命丧易京,高楼自焚;吕奉先勇冠三军,刺逆董贼,反乱兖州,濮阳一战,险些烧死曹操,可如今却是走投无路,若非老主公收容,恐已殒命兖州。
此二人有此下场,皆因恃勇轻进,不知持重之故也。
主公岂不闻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主公欲成王业,当效古之圣王,知进退存亡之机。
昔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灭强吴;太祖高皇帝,初入关中,约法三章,退守巴蜀,养民蓄力,终败项羽于垓下。
此皆厚积薄发,以静制动之道也。”
刘封心中为诸葛亮所动,可面上依旧犹豫不决,蹙眉迟疑道:“然袁本初海内人望,名动九州;曹孟德足智多谋,英武善断。此二人皆是当世枭雄,其势已成,若继续纵其坐大,日后岂不更难图之?”
诸葛亮却是反驳道:“不然。昔晋文公避楚三舍,非怯也,待其骄惰而后击之;孙膑减灶诱庞涓,非弱也,待其轻敌而后擒之。今主公据五州之地,广积粮草,修政安民,约法省刑,轻徭薄赋,使民得休养。待府库充盈,人心归附之后,内修仁政以结民心,外联豪杰以分敌势。
届时曹操、袁绍自相攻伐,或天灾人祸,彼时乘隙而动,可一举而定。
若眼下急于一战,胜则尚可,败则五州震动,前功尽弃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