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乐呵呵点了点头,显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他解释道:“皇帝自然是雅量,但恰是如此,才会让人得寸进尺。”
李坤脸上的兴致愈发浓厚:“怎么个说法?”
李杜笑道:“此次参与文会的人数众多,其中就有工部右侍郎万恭的嫡孙,万敬。”
“万敬乘兴而去,本来只当消遣,孰料出了这门子事,稀里糊涂就跟着骂了一通皇帝。”
“其人知道的时候,脸都绿了!”
“而后为了顾宪成划清界限,痛骂了众人一顿,连滚带爬跑进宫里给皇帝请罪去了。”
他说到一半,连忙擦了擦嘴,这才伸手去捋忍了很久没捋的胡须。
这也不能怪万侍郎的嫡孙不讲义气。
别人也就罢了,今科四品以上的堂官子侄,可是由皇帝亲自阅卷的!届时被皇帝黜落,也不过随手的事。
万敬作为今科的七名堂官子侄之一,自然要撇清干系。
李坤连忙追问道:“然后呢?”
李杜嘿然一笑:“被人如此痛骂一顿,顾宪成哪里能忍。”
“他坚称自己对事不对人,针砭时弊乃是心系国家,陛下不务正业,他们虽然言辞不当,但本心是好的。”
“反而是万敬,其彼时也将皇帝一通批判,之后听了是皇帝署名,却立刻改口,显然是反复小人。”
“不仅如此。”
“他还纠集会员,让南直隶的大员做背书,准备效仿通政司的新报以及王世贞的弇山堂文报,创立一份东林学报。”
“意在扭转世风,用道德文章感化世人。”
“当然……第一件事,就是批判皇帝在新报上的胡言乱语。”
李坤听罢,后背直冒汗。
这哪里是捅娄子,这是捅破天了都。
是,皇帝确实太过不务正业,沉溺奇技淫巧。
但那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说的么?朝中还能少了大臣言官?
这又是创报纸,又是搞民间上访的,届时恐怕一个“识见错谬,不知政体,可笑之至”的呵斥,都是轻的了。
还好自己当初没跟着顾宪成等人厮混。
“听闻,顾宪成已经请到了翰林院五经博士曾衮,作为报社编辑,正要趁着朝廷过年休沐这一个月,将报纸办出来呢。”
李杜冷不丁开口道。
李坤一怔,似乎想起什么,印证道:“是曾子后代?”
李杜点了点头:“挂名罢了,听说还去孔家请人了。”
他眯着眼睛,再度惬意嘬了一口汤。
一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