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王莽就是彻头彻尾的忠臣!谁相信他会造反?
“王莽谦卑未篡时”这句话相当正确。
所以她只能隐晦的说出来,明着表示你会造反,那显然不好,无疑会让忠臣寒心,更何况这还是一名托孤大臣了。
所以至少也要委婉一点,大家都是聪明人,也不用什么都说那么清楚。
徐华看了她一眼,沉默片刻,说道:“太后舍弟在荆州任职多年,相信官员使用肯定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就算他在长沙平叛,日常事务应该也是不影响的。”
“所以也就无需派人相助,这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也说不定,臣以为就暂时让骠骑将军徐忠留守荆州便可。”“您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
最终,徐华还是让步了,这番话已经说的很明白,朝廷不会允许某个人垄断地方,雍凉情况特殊,再加上需要长安供给钱粮,所以才能做到独立于
如果荆扬交这三州落到某一个人手上,恐怕太皇太后睡觉都睡不安稳,生怕对方起兵造反。
一个敦煌的韩孝就已经相当危险了,若是南方再叛变,大汉必然动摇国本!
更何况徐家得到的好处也不少,虽然说好的负责大汉南部一切军政事物泡汤了,但也不亏的,至少晋位成了骠骑将军。
其实徐忠现在的扬州牧就是个挂职而已,真正负责扬州的人是镇南将军朱春,本来是实职的,但代价就是必须回归朝廷理政!要不然就依然只能接触荆州而已。
情况超乎了王莽的构想,他原本就是想诱惑徐忠回朝,然后再慢慢渗透架空的,可结果对方根本不迟这一套,还想来个既要又要。
即留在地方,还要荆扬交军政事物,哪有那么好的事?
所以,维持现状就很不错了,荆州凉州幽州这三个州捏在手里,朝中的王家势力就要掂量掂量!
王政君也不打算再继续争取,一口答应:“嗯…既然徐司徒没有异议那这件事就这么着吧。”
接着,她看向了王莽:“巨君你上次在奏折上说的拯救天下之道可以提出来了,吾会酌情考虑。”
王莽这才出列说道:“太后臣以为可以很多的任用儒生,如今天下人已经受够了繁琐严苛的律法,我们需要的是足够优秀的品行来指引百姓。”
“而非是法律严格限制,臣以为要更多的用儒生。”
为了提升自己的地方,当然必须拉拢到更多的人来支持自己,而王莽选择的就是儒生群体!依靠这些遍布朝堂的学者来充盈自己的影响力。
其实大汉自从武帝以后,政治格局都是儒法之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