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退位的刺头,面对徐博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前所未有份怂,李年昭这种儒家首席博士,看见孔光都能直着腰杆说话当场大儒。
看见徐博这个太学令就只能以弟相称,并且要用敬词,弯着腰,丝毫不敢有之前的那副气势,根本看不出昔日的桀骜不驯。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威望,那相对来说倒是其次。
太学令是整个大汉唯一能罢免太学博士的人!皇帝都不行!因为理论上,太学不归皇帝管,仅有的皇帝无法管理的机构。
武帝刚刚设立时当然是可以的,毕竟太学博士也是臣子,可康帝中期以后就不一样,也是为了纪念徐恭,让太学成为了第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东西。
内部任命只能靠推举投票,或者说太学令直接任命。
太学令的选拔方式就有点“现代民主”那味了,需要靠儒学院和法学院的博士投票。
得票最高的就是太学令!除了这个方法以外都不行,其他人没有谁有资格任命。
因此就会出现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双方都只投自己这边的人,虽然两院博士数量不同,可票数是一致的。
就是有人能分到两票有人能分到一票的区别,首席博士最多,有四票。
其中除却儒法两院外还有一个势力有资格投票,那就是太学倡导人,徐恭的家族,徐家!
河南徐手上有八票,家主四票,族老各一票。
一般情况下,徐家都是放弃,而儒法因为手中票数不同,通常会为了太学令职位的归属权吵的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
最终,双方经过妥协后,会将票一股脑投给徐家家主,本质上是特殊身份发挥了作用,毕竟徐恭之后,还有比这更加可靠的吗?
所以,李年昭毕恭毕敬就是情有可原了,真要是把徐博惹急眼了,是真能把他的头衔给撸掉!
而且合理合规,法学院那边相当希望看到,会全力支持,更何况那里早就是徐家说了算了,在种种情况下,清河徐氏家主,能保持超然的地位。
谁都不敢惹。
徐华若有所思,之后又说道:“父亲王莽那边需要加派人手吗。”“不用,贸然行事只会打草惊蛇,家族养这些金牌探子可不易,还是用在重要的地方。”
“嗯…父亲,丁氏已经入宫了。”他说道。
丁氏是徐家埋入后宫的重要棋子,主要是替他们盯着宫里发生了什么。
丁家是大汉功侯集团的一员,祖先丁复是大汉开国十八侯排名第十四的阳都侯。
早年是老祖宗徐贞的心腹,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