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将信将疑。
啤酒这东西农垦太熟了,下河清和饮马农场更是从1956年就开始大规模种植。
什么样的啤酒没尝过?
然而,仅仅一个小时后,无论是农垦高层,还是基层农场,都被嘉禾的啤酒所折服。
啤酒独特的口味让人沉醉。
瓜果蔬菜、鲜、苜蓿草等多种多样的啤酒口味也让人大开眼界。
而当听说嘉禾采用了一种新的篱壁搭架的啤酒种植模式后,能大大减少人力成本,众人再也没有了疑虑。
觥筹交错后,郭阳一路将秦立军送回住处。
“领导,这事还多亏了你帮忙。”
“有我没我都一样,看在300亿投资的份上,任谁也不会挡道。”
……
时间一天天过去。
嘉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酒泉地区也在11月中旬迎来了第一场大雪。
纷纷扬扬地下了一整天,戈壁和草原上白雪皑皑,寒气袭人。
即使是时不时的大风也难以将积雪吹散。
郭阳纪卓文走进河西牧场的牲畜暖棚,棚内暖意融融。
一大群欢蹦乱跳的小牛犊有的在吃料、有的在喝水,还有的在顶架嬉戏,甚是可爱。
丁吉原先是苜禾种牛场的场长,也是第一个员工,如今依然负责种牛繁育业务。
只是早已今非昔比。
当初他被高工资所吸引来到苜禾,那时候场里还一头牛都没有,而现在,河西牧业已有近40万头奶牛。
这近40万头奶牛的胚胎,都是从他负责的育种厂生产出来的,河西牧业良种覆盖率也已达到100%。
清一色的河西奶牛,是成就河西乳业如今行业龙头的核心原因之一。
奶牛平均单产达到11.5吨。
国内的平均单产这几年里也实现了翻倍,平均单产达6吨,但河西乳业的优势依然很明显。
纪卓文问道:“老板,河西奶牛的牛犊和胚胎真要卖给伊利?”
郭阳说道:“对。”
“伊利的底子还在,一旦给机会,很可能卷土重来啊!”纪卓文一脸疑惑,还是没搞明白老板为何要出售。
郭阳笑道:“河西不卖,伊利一样能搞到河西奶牛的牛犊。”
纪卓文说道:“但繁育的效率慢啊,再加强内部管控,保管还能有好几年优势。”
郭阳没有说话,用青贮饲料喂着牛,河西在全国布局,就注定了保不住密。
与其费尽心思的堵漏,还不如主动的出售,通过种质资源再赚一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