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吉,给纪总说说这些年奶牛育种厂的工作成果。”
“好叻。”丁吉有些兴奋的说道:“育种体系、数据收集、遗传评估去年就搭建完毕。”
“遗传改良也快出成果了,今年全国的牧场至少有300多头的奶牛年单产在14吨以上。”
“不错,量变引起质变。”郭阳笑道:“所以,这时候适当出售是合适的。”
纪卓文讶然,最近他还真没关注这个。
奶牛核心育种厂虽然隶属于河西牧业,却也拥有相对独立的体系。
没想到如今也形成了正向循环。
奶牛胚胎生产,目前伊利根本就没有掌握这项技术,而河西新一代优质牛种已经有在产奶了。
优势很明显。
纪卓文说道:“老板,那我去和伊利谈判吧,这事想想就带劲。”
“想去就去吧。”
暖棚外还在飘着鹅毛大毛,刺骨的寒风让郭阳忍不住一激灵。
今年又是寒冬啊!
好在牧区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在群里,他知道阿魏戈壁和乌拉特草原上,也都做好了迎接寒冬的准备。
有暖棚暖圈,有青贮窖池,也有足够的干草储备,应付雪灾毫无压力。
疆省的也陆续机采完毕。
丰凯的采机表现得磕磕绊绊,有不少小问题,但瑕不掩瑜,优点也不少。
尤其是在约翰迪尔和贵航的对比下,丰凯反而是最稳定的。
迪尔采机上次召回了32台采机,但另一批次的68台在冬天机采中,再次有两台发动机轴断裂。
这已经是重大事故。
兵团态度强势,约翰迪尔被迫再次召回,这一批采机来自迪尔天拖。
这也导致未来都喜欢买原装进口的约翰·迪尔采机。
另外,凯斯纽荷兰也加快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不过,暂时还是丰凯领先。
因为大雪,嘉禾很多室外工作都暂停了,连续一段时间都在忙着梳理各种资料。
郭阳也把手头上的事交待完,准备溜去海南。
此前积攒的培育新品种任务已经完成,一部分留在天禾科学院等待开春扩繁。
但另一些已经送去了南繁基地,正在播种期间。
刚好去看看。
望着窗外祁连山的雪线越来越低,戈壁上的沙棘林也压上了一层厚厚积雪。
“今年河西走廊的雪格外多啊!”
突然,郭阳脑海中抓住了什么。
大雪,海南。
南方雪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