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择干咳了一下,道:“没事没事,就是关心关心,嘿嘿。”
苏允不知道章择在发什么神经,便没有多说什么。
苏允正打算去睡个觉,外面又有人来,一看是甄时选。
甄时选是穿着小黄门的衣裳来的,后面跟着禁军,说明这是公事。
章若见状赶紧招呼章择,两人先行离去。甄时选多看了两眼章若,笑道:“这是章相公的闺女吧?”
苏允点点头道:“别跟我说你不知道啊。”
甄时选神色一正,道:“苏允苏居正接旨!”
苏允赶紧躬身,道:“草民接旨。”随即低声道:“甄中贵,可需要摆香案?”
甄时选笑道:“你这也没有啊,以后当了官你,你再置办香案随时候着便是。”
“制曰:古圣垂经,端本必先于孝弟。明王致治,立教不外乎人伦。
惟尔眉山苏允,先修《孟子集注》,后修《四书章句集注》,弘扬圣人真意,彰显今人意气。
典型足尚,年德可嘉。俾忝籍于郡庠,且为荣于里闬。
可特赐宅邸一座。益励勤劳无忘宠渥勖兹来者,勉尔后人。
凡有事状,具名以闻。特敕”
苏允听罢诧异地看了甄时选一眼。
他毕竟曾跟苏轼学过公文写作,自然知道这圣旨的规格,所说也听得明白,其实乱七八糟的不用看,就是说苏允修了两部书,写得好,所以呢,赏赐宅子一座。
嗯,就这事。
这值当发一张圣旨?
要知道,宋朝官家的圣旨可不是他自己写的,然后让太监出来发了就行。
那可是得经过一个非常严密的程序,最后才能够颁发出来的。
就今天这个圣旨来说,通常是宰相机构先将意见写成札子,而这个意见也不是说宰相能够定下,往往要经廷臣合议,进呈皇帝,获认可,再授意草诏。
而不管这旨意是来自皇帝本人,还是出自执政的宰相机构,按照宋朝的制度,当它进入草诏的程序,一般都归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起草。
电视剧中的那种皇帝指定哪一个亲信太监大笔一挥就成,肯定不是宋朝皇帝能够干的。
元丰改制后,中书舍人的职责有二,一为“制词”,即根据皇帝的词头起草诏书。
但宋代的中书舍人又有一项特权:如果他觉得“词头”不合法度,无论这词头出自皇帝的意思,还是宰相的意思,他都可以拒绝草诏。
这叫做“封还词头”,是宋朝法律明确赋予中书舍人的权力。
所谓“事有失当及除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