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
一个国家的国力从来都不是恒定的,尤其是将尺度拉长到百年的时间里,各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国防的力量都是不恒定的。
当你各方面都强的时候,你没有国土屏障也是无妨的,反正别人也打不过你。
但当你衰落的时候,国土屏障便是最后的防线,能够帮你渡过最艰难的时期,等候机会再次崛起。
便比如说中国。
中国自古以来的核心区都是汉地十八省,无论外面如何,只要保护好汉地十八省,中国王朝便可以活得很滋润。
而保护汉地十八省,便要在北方构建屏障。
而北方构建防线有上中下三个选择。
最好的防线,是西起巴尔喀什湖(外西北),经过东西萨彦岭——即蒙古高原北线,跨过贝尔加湖,东终止于外兴安岭(外东北):
这条线是最有利于中国防御北方政权的地理分隔线,历史上汉朝,盛唐,清和蒙古独立前的民国都是这条国境线。
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中国处于攻势,北方处于守势,无论古今都是中方优势。
而次好的防线,乃是西起阿尔泰山脉,经过内蒙古高原北线——即蒙古高原南线,沿着大兴安岭,东止于黑龙江:
这条线是中原和北方都能够接受的地理分隔线,历史上明朝使用了部分这条线。
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明朝对北方算是略占上风。
而最差的一条防线则是西起河西走廊,经过黄河以及前后套——即内蒙古高原南线,沿着阴山,东终止于燕山:
这条线是最不利于中原政权的地理分隔线,公元1000年以后只有北宋使用这条线。
更令人绝望的,大宋还丢失了燕山屏障!
国境线位于这条线时,中国处于守势,北方处于攻势甚至绝对优势,当位于这条线时,中原政权已经是危在旦夕了。
而这就是为什么辽国与西夏的人口经济都远不如大宋,却始终可以保持对大宋威压的缘故。
而西夏以最少的人口,最少的有效国土面积,却能够屹立不倒,靠的不仅仅是英勇,还有那些看似无效的国土形成的屏障。
沙漠在哪个时期都算是一个极好的屏障,有五座沙漠的环绕,辽国与宋朝想要攻击西夏本土,只能通过绿洲里面的城市线深入。
所以西夏只需要在绿洲上布置少量军队,便足以防御来自南方以及东方的攻击了。
其中关键之处是两座山脉,即横山与贺兰山。
贺兰山乃是西夏防御辽国的关键所在,这里暂且不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