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政殿。
苏允冷冷看了一下梁焘刘挚等人,随后看了一下关切看着自己的叔父苏轼,点点头,随后抬脚走出大殿。
刘挚看着苏允的背影,无奈看向梁焘,道:“我说你又是何苦,这番下来,咱们的计划要尽数落空了!”
梁焘亦是有些无奈,道:“这小子不知进退啊,他若是识趣,何至于此,他要治河,却不来寻咱们河北大族商量,偏要自己干,今日我也不过是要提醒他一下而已,没想到他竟然想要直接甩开我们单干,这如何能行!”
王岩叟摇摇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就看太后以及诸公怎么说了,但我看事情不妙了,这苏大炮亦是口无遮拦,被他这么一吼,谁也落不着好!”
三人相视苦笑,然后亦是离开崇政殿。
朝中发生的事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扬了出去,顿时引起了诸多的争论,蜀洛朔党争的局面亦是人人皆知矣。
而有许多人则是震撼于工部之富庶,在朝廷废除新法,各项财源断绝,各部门各项开支预算紧缩,国库枯竭的背景之下,工部竟然是如此富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工部的发展历程便被很多人挖了出来,许多人这才发现,工部恢复职能也不过数月之久,仅仅数月,便在工部尚书苏允的经营之下,积攒了海量的财富,还聚集了海量的人才!
有不少人在赞叹苏允的能耐,但有更多人的心生嫉妒:他工部这么有钱,吃香的喝辣的,而我们这些部门的,今年只有往年的一半预算,年底不知道薪俸能不能发出来呢,工部就这么吃独食?
在这种心态之下,对工部、对苏允的评论便不太公正起来,有许多人被这种心态所主导,有许多人在私下里提出:让工部将钱拿出来,这人都要饿死了,还要拿去治河,干一些耗费民脂民膏之事,那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而这些讨论大约也跟崇政殿里中高太后与吕公著等宰执的商议相差不大。
具体他们是怎么商议的苏允不得而知,大约也是一个机密,不过之后的对于苏允、工部乃至于刘挚等人的处置也随之出来。
刘挚、梁焘被外放州县,理由便是他们诬告工部尚书苏允,此风不可长。而苏允这边则是升了官,从工部尚书升为枢密副使,算是步入宰执行列了。
然后,工部的诸多事宜便再与苏允无关了。
工部将近上千万贯的现金被户部接收,阿回等人被赶出工部,清明上河园亦被内藏库所接收。
苏允什么话都没有说,直接收拾了一下东西,然后直奔枢密院而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