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中了!打中了!
刘洪磊、佟智国都感觉心情非常复杂。
他们在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还都觉得问题很困难,即便是张硕想解决也没那么容易,结果才跑了一趟实验室,问题就有了解决方法,而且还讨论起来了?
也就是说,他们才刚出去的时候,张硕就想到了解决方法!
这也实在太快了吧!
刘洪磊、佟智国就感觉不可思议,但在震惊结束以后,他们也马上加入讨论中。
张硕所制定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点。
一个就是对于每一个偏差影响,做更加精密的计算。
第二个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打击方向和轨迹,让打击轨迹最大化贴近卫星轨道。
这样就能大大所有打击覆盖面,当打击轨迹和卫星轨道重合,就是在一条直线上打一个点,要比在一个平面上打一个点简单多了。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离子团速度太快,又受到打击距离限制,两个轨迹是不可能重合的。
所以最多就只能做到把打击面缩小,但也同时大大降低了一些影响因素带来的偏差。
这个解决方法并不完善,也是有缺陷的,因为其大大增加了离子团轨迹的路径距离。
比如,原来轨迹路径是1200公里,改变后则需要2400公里,甚至是3000公里以上。
这就需要提升离子团的初始速度,再考虑其稳定性问题,好多参数都需要做出调整。
所以新的方案主要是两个内容,一个是轨迹的计算,另一个就是配合新轨迹的离子团相关参数计算。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开始针对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轨迹问题,只要确定了打击的轨迹路径,不能以此来反推离子团的参数。
这个过程需要做大量的计算,也会根据计算过程以及参数,对电子程序的算法进行调整,使得计算过程能够通过电子程序完成。
张硕已经捋顺了研究方向,也开始给每个人分配任务,好多研究员都参与了工作。
刘洪磊、佟智国也参与进来,他们觉得只有参与进来,才能够对新方案有一个评估,多一个人参与也能加快研究速度。
这么多专业人士参与,再加上张硕对于研究方向的把控,到晚上8点的时候,任务进度就已经提升到了百分百。
换句话说,新方案的研究已经完成了。
张硕马上提交了任务,同时也增加了对于方案的理解。
新方案最核心的就是打击轨迹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