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大气和四平八稳。
这就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岛内土地变得更加紧缺稀有起来。
再加上,由于弯弯海峡对岸的局势问题,华夏目前不太可能在鹭岛投入太多的经济政策支持,助力其发展成超一线城市。
可不管是什么样的优势还是劣势,都并不妨碍鹭岛有一颗成为超一线城市的心。
把把给鹭岛定位一个弱势地位,把把旅游城市,它是比别人要弱吗?
它的房价可是一线的级别!
“青山?”
刘市的声音传来,许青山回过神来,方才思考的内容有些太多,以至于忽略了刘市的等待。
只不过刘市丝毫不急,他只是见许青山似乎思考得有些走神了。
“新能源。”
许青山这一次没有犹豫,而是直接开口说道。
“新能源?”
刘市看了看身边的秘书长,秘书长又看了看身边不起眼的方秘,方秘书会意,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各产业科技资料递给了秘书长,再由他递给刘市。
刘市看了一会手里的资料。
“其实我们鹭岛现在也有一些刚成立没多久的新能源产业,就是,可能规模暂时还不是很大,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
许青山摇了摇头。
“刘市,我们鹭岛的企业发展情况其实并不是很妙。”
许青山缓声说道。
“我看过我们鹭岛的百强企业排名了,第一建发,第二戴尔,第三国贸,第四象屿.整个鹭岛的百强企业前列几乎全都是国企央企,这并不是一个很健康的现象。”
刘市没有说话,没有对许青山的这个判断发表什么意见。
“缺乏足够强大的民营企业,很容易让地方市场经济失去活性,整个经济环境缺乏活力,甚至包括整个投资环境、经济风格,都逐渐陷入保守。”
“保守确实不容易犯错,但也更容易难以发展,停滞不前。”
许青山伸出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地点了点。
虽然他知道今天刘赐归请他来,大概率只是想听一听他在科技产业上的理念,更大的概率是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个好的印象基础,未来能够成为争取到尚德光伏产业的有力支撑。
但既然今天他许青山都坐在这里了,那他就自认为有那个义务去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
“相对于喜欢论资排辈和稳定性的国企,拥有更强的激励性和收入能力的私企、民企明显更容易受到中高端人才的喜爱。”
许青山给刘赐归简单地做了个概念上的介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