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京大和华清学子就好,这是我身边能看到的现象。”
许青山说到这个,刘赐归可就精神了。
相比起京城、沪市和鹏城这种天然就能吸引华清京大学子前去落户、工作的地方,鹭岛其实很难迎来多少华清京大学子的,甚至对于顶尖985学子的吸引力也不高。
就连自家鹭岛大学的学子,毕业之后,也更多是往鹏城和沪市跑,留在鹭岛发展的并不能算是主流。
一个地方中高端人才的缺失就代表着这个地方缺乏先进性和发展潜力。
“因为对于尖端人才而言,想要稳定和论资排辈,他们为什么不去参加选调考试?甚至是参加央选?如果想要收入高,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去有机会拿到更多股权、更多话语权的私企,或者创业?”
许青山的两大灵魂质问把刘市问住了。
鹭岛的国企待遇确实很好。
但那只是相对于大众而言的。
对于尖端人才,国企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钱给得不如私企大厂给的多,稳定性又不如考公选调,在有能力选择的人眼里,鹭岛、国企,只能是下下选。
就算政策上给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意义。
会回来的大概率也是念家的闽南人。
那鹭岛就不可能发展成超级鹭岛,发展成世界超一线城市,甚至会地位逐步倒退也说不准。
刘市如鲠在喉,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许青山的问题。
“想要激活鹭岛的经济发展,就要有良好的创业条件和市场环境。”
“想要一步一步发展成为超级城市,就更需要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金融影响力,但是一个连创业市场都不活跃的区域,怎么可能会成为金融服务业青睐的地区?”
“只有单一的科技创新,却没有相对应的经济激活,那也同样无法推动核心研发的进步。”“想要留得住科技人才,也同样需要先进的交通、通信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推动高效生活,优质生活和工作条件。”
许青山侃侃而谈。
尽管此时在他面前的是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旅游城市名牌的鹭岛政府人员,可他一点也不怯场。
只是。
刘赐归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中直犯嘀咕。
倒不是什么不好的想法。
而是他们震惊于许青山的想法和伟岸的理想。
哥们。
我只是问你鹭岛还适合发展什么科技企业,想看看你有没有回流鹭岛来发展的可能,你反手就跟我讲如何把鹭岛发展成世界超一线城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