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放这些影响的,咱们实验室又不是没人情味的地方,但要是一条都没完成,或者很勉强地完成了一条,那就没得情面讲了。”
“正常来说,一个实验室会根据学术领域的不同,围绕几个研究方向设立多个团队,比如我就是‘几何分析与几何偏微分方程’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像那次跟你一起去领奖的小史,史宇光,还有跟我们一起去普林斯顿的朱小华,他们两就是我这个研究方向的主要骨干。”
“正常我们一个实验室,分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实验室管理岗,还有各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团队,团队内细化的课题组。”
“诶,你小子这是什么表情啊?”
田刚摆了摆手,茶水都要凉了。“三年内或近期将获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对待科研工作认真热情,有独立思维在相关领域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有良好中英文写作沟通能力.”
许青山在阳台的书桌前,停笔看了看自己列出来各级人员的招聘启事,却发现大同小异。
许青山赞同地点了点头。
搞数学的就该被人瞧不上吗!
田刚说完,许青山撇了撇嘴。
“管理岗其实也就一个实验室主任和两个副主任,你跟华清邱涌他们不是很熟吗?曲进牟就是副主任。管理岗就是负责做人员统筹,资源分配的。”
“一开始的话,招一个当副手的核心骨干,给研究员,再配两个副研究员,你一个,他一个,这样加上你就有4个固定研究人员了,再列配上助理研究员,总共就有8个人,再搭3到4个博后拉来干活。招生的话,你们4个有招生资格的,整个团队第一年多招点,招上16个研究生,2个博士2个硕士这样,能让助理研究员和博后去带学生,第一年差不多整个团队有个30人,就已经是成熟的团队了,之后每年每个人多招少招,你自己当老大的多招两个,丢给他们去带,差不多整个研究方向动态平衡维持在50人以内,就能有很稳定的产出了,事情也不太需要你管。”
田刚说完,许青山点了点头,这些他都有仔细看过。
许青山看着这张单子,忍不住吐槽道。
“当然,你要是怕人太多,可以先围绕你个人搭建一个大一些的核心团队也行,你自己带一个副研究员,两个助理研究员,一两个博后,七八个研究生,差不多15个人左右也行。”
田刚给许青山倒了一杯茶。
“特别是那些民生应用方向的、国防科技方向的,在评选的时候就有很大优势。”
他可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