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泽涛也是隐晦的表示,如果贷款成功,利息再低一点,那宁文珏,也会获得不小的回报。
杨文东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任何社会,这种钱都是要舍得出的,即使自己可能有其他银行供选择,那到了其他银行,也需要这笔钱。
目前这个市场环境,银行还是比较强势的,除非等到地产市场再过两波牛市,那时候,部分小银行才可能求大的地产公司。
至于制造业工厂,不发展到巨头级别就没这个待遇,而原先历史上,整个香港,发展到巨头的,终归也是屈指可数了,且远比不过地产巨头…
……
离开廖创兴银行后,杨文东说:“我倒是希望能够与廖创兴合作了,不过其他家也要沟通一下,说不定就有条件更好的。”
魏泽涛听完后,也说:“对,我也联系了另外几家银行,这几天我们再一起拜访一下,试一下这些银行的态度以及他们能够借贷出来的额度。”
“嗯,那如果贷款下来,新厂房的位置呢?”杨文东又问。
魏泽涛说:“周生那边,这段时间除了盯着东盛那边的设备制作进度,也会查看一些合适的可租赁的厂房。
不过尖沙咀这边,工业并不发达,如果想租好的位置,去港岛更合适。”
“港岛那边太贵了,暂时不考虑,还是在附近寻找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
香港工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工业地皮也算是跟不上发展了,这导致了工业地产与租赁价格也在一直涨。
特别是港岛那边,本身那边正常的商业、住宅价格也涨的厉害,虽然没有直接关系,可地价的整体上升,还是让工业地皮涨的更厉害。
相对来说,九龙半岛这边的价格就差远了。
魏泽涛点点头,说:“那好,我会告知周生您的决定。
其实这方面周生也考虑过,他有一个想法,我们直接租赁一个仓库,再稍微改一下,也就是工厂了。”
“这样做,政府许可能过吗?”杨文东反问道。
魏泽涛回道:“没问题的,现在不少工厂也是这样做的,但只适合对电力需求不大又没什么污染排放的小工厂,比如组装厂之类的;
像纺织、注塑、机械加工这种不太行,我们的便利贴虽然也是设备做出来的,但耗电不多,也没什么排放物,是没什么问题的。”
“嗯,那也行,仓库的面积够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的货仓生意虽然好,但这也只是整个群体比较好,其中数百家货仓,总有很多不太行的,然后倒闭了,或者规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