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样,散了吧,留几个就行了,其他人做自己的事情去。”杨文东挥挥手说道;
这种事很常见,一个大老板来自己旗下一个工厂,那工厂内部能不重视吗?这种事在很多地方都一样;
杨文东也不至于阻止,人家也是表达一个尊敬意思,那自己到了就可以散了,不然这么多人,他也记不住,留几个核心就行了。
“好。”王志群答应后,很快不少人都散了,只留下七八人,随即逐个的介绍给杨文东与白玉姗;
二人也只是点头回应,鬼佬几个是惠而浦公司常驻香港的高层,与长兴集团一起管理公司,大家熟悉之后,王志群便带着杨文东夫妇与总部几人,一起朝着工厂内部走去。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所有人一起参观了工厂的两个大型车间,一个生产空调,一个生产冰箱。
差不多一圈之后,杨文东问道:“这两个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大约有多少了?”
王志群回道:“大约60%,产品的外壳、内部塑料件、电线、金属架构、风扇、电机都是香港生产的;
而压缩机、冷凝器、制冷剂、一些重要阀门还是从美国那边进口的。”
“压缩机我记得我们自己不是已经能生产了吗?”杨文东反问道。
在与惠而浦合作之前,荣耀电子便开始自己生产白色家电了,不过走的是低端路线,加上渠道有限以及海运成本这几年非常高昂,所以销量也是不温不火;
为此,杨文东才决定走前世内地的合资之路,先将产业在香港做起来,然后再谋求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
当然,外资也不是傻子,他们与自己合作,也是有一些限制的,避免自己的单独品牌与合资品牌起冲突。
王志群道:“是的,但在质量与性能上达不到惠而浦的要求,无论从制冷速度、电耗、静音程度、重量大小等等,我们都比不过,惠而浦那边也不认可,所以短期内也只能从美国进口;
不过因为都是出口美国的产品,所以单从外汇及利润方面,我们也不亏。”
“我知道不亏,但如果产业链只能提供一些外壳什么的,那还有什么意义?”杨文东摇摇头说道。
做实业,虽然不至于每一种都是高科技,可至少部分是要有的,不然做一些低端产业赚钱,那还不如安心的炒房子;
全球又能有几个工厂,利润率能够比得上香港的地产?
王志群道:“是的,我也已经让压缩机及电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去欧美走访,准备购买合适的技术与生产线,保证能够跟得上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