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香港重新研发的确不现实,先买也好。”杨文东说道。
其实以前也可以买,但那个时候香港没有高端白色家电工厂,自己买了造出来的品牌,又不被市场承认,那就没什么意义;
现在香港有了外资的合资工厂,产品借助外资的渠道直销海外,那自己这边就有了生产中高端家电零部件的根基;
而有了一定的生产,那再继续研发升级也就是有可能了,毕竟从0开始比较难,但从1-10可能就简单多了。
“是的。”王志群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又问:“工厂的产能是多少?”
王志群道:“目前一年的产能是10万空调,30万冰箱,后续就看市场需求以及香港这边的成本控制了,如果控制的低,那产能机会再增加,跟rca一样。”
“那就继续吧。”杨文东点点头,道:“早点将黑白家电的产业链全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不然我们的家电产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其实真的不是想什么都做,如果现在是在前世的内地,什么工业零部件都能买到,那他肯定只会安心做终端产品,如同前世的小米汽车,很多人嘲笑它就是组装技术,但实际上这种商业模式才是对的,利用成熟供应商的技术进行组合,自己负责总层面的产品质量与营销就行了。
“好。”王志群答应道。
杨文东又道:“这边就这样,我听说美国那边的计算器出来了?”
早在去年,杨文东去美国的时候,便委托被他投资的英特尔研发计算器的硬件结构与软件设置,如今等了一年多时间,也终于得到消息了。
王志群回道:“是的,样品已经寄过来了,一共12件,数量不多,如今我这边已经在做测试了。”
“行,去看看。”杨文东说道。计算器这个东西,其实市场并不算多大,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多家公司攻克,然后推出市场。
这玩意跟电子表一样,没有什么外形或者设计专利,顶多在算法上可以有,但别人也是可以绕过去的。
众人离开长兴-惠而浦公司,来到了北角另外一处工业写字楼,在其一楼,就有着一个大型的实验室,内部有着各种设备。
进入之后,在内部人员的带领下,杨文东来到了一个房间,房内有着十几个人,每个人的前方都有着一个比巴掌大一些的塑料方型制品,其正方还有不少按钮,正是计算器;
以杨文东的眼光来看,结构还是太简单了,除了0-9,+-*/,就一个归零了,那些复杂的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