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农业国家是很难对东罗马帝国手工业带来多大威胁的。
埃奥利群岛的利帕里岛上,一座庄园隐藏在树林深处,庄园内,人员穿梭不止,印刷机响彻不停,一张张文件被办事员们汇总起来,交给他们的主管。
最大的办公桌前,年轻人伏案而写,羽毛笔沙沙响动,一行行拉丁文字浮现纸上。
他叫卡尔菲斯,祖籍东罗马帝国的帖撒罗尼迦,曾在文官考试中由于优美的文笔而崭露头角,也因为过分激进的主张而备受争议。
考试结束后,卡尔菲斯被任命为品都斯大区的政务员,主持圈地运动改革,在任上,他再一次开始写作,对东罗马帝国目前面临的处境进行了深刻剖析,坚定地相信着“修昔底德陷阱”,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见解。
在他看来,罗马民族要想将中兴盛世维持下去,必须竭尽所能地强大起来,对弱小民族的压榨和剥削是完全合理并正义的,而执行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是伟大的皇帝及其继承者,帝国内部的其他声音都必须消失,只剩下皇帝的发号施令。
他的见解与东罗马帝国“言论自由,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百齐放”的既定政策格格不入,就连皇帝也对他所说的“严格的思想管控”极不感冒,既不想让百姓们把自己当神来崇拜,也不想因为过度的管控埋没了人才。
但是,卡尔菲斯在政务上的天赋就显得乏善可陈,几次考绩都只是刚刚及格,这也让他对自己的认知更加清晰:会写文章,会搞宣传,但不会办实事。
1474年,东罗马帝国的“金元外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对西欧国家的干涉政策从军事转向经济,从暴力转向温和,在此背景下,卡尔菲斯提出“宣传论”,认为人民群众本身是无知而善变的,谁掌控了发言权,谁就征服了群众,一次好的宣传胜过十万雄兵。
在他看来,最开始的金元外交具有相当大的漏洞,如果当地百姓对东罗马帝国产生了太多的仇恨情绪和抵触心理,东罗马商品和东罗马银行也会受到抵制,要想将这套政策落实下去,除了提高产品质量外,还必须开展对应宣传。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一次,皇帝赞许了他的建议,开始筹备东罗马帝国宣传部,分为内宣署和外宣署,卡尔菲斯被破格提拔为外宣署的署长。
尽管没能得到他最想得到的内宣署署长之位,卡尔菲斯还是对皇帝的拔擢十分感激,将外宣署的办事处设置在了东罗马帝国的佛罗伦萨租界中,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卡尔菲斯迅速编写了一份宣传指导手册,对包括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