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半个多月总计开了两次会,一次讨论炉型设计,一次讨论炉体的结构优化。
虽然不能说没有收获,但并没有满足叶朱培心中的期待。
李暮笑了笑,道:“叶所长您先别着急,我已经整理出了研究的框架。”
“炉体、转炉倾动系统、氧枪升降系统、供氧系统、给排水系统、给料装置、汽化除尘系统、起重设备等等。”
“这些是建成顶吹氧气转炉转炉车间必要的设备。”
一边说,他一边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各个设备的草图,然后把它们的工序和流程注明。
简洁、明了、高效。
整个工艺流程,包括辅助工作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就能炼出300吨的钢。
台下提问的叶朱培眨了眨眼睛,目光满是茫然。
他就是想问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怎么就直接得到了整套方案?
其他专家和教授也差不多,不是才解决炉型和炉体的问题嘛,咋一下就把框架搭了起来。
“这是详细的设计图和原理介绍,大家互相传阅一下。”看着众人忽然沉默不语,李暮从口袋里掏出厚厚的一沓稿纸,放在桌上。
边上旁听的几个研究生连忙上前分发稿纸。
叶朱培看着稿纸上密密麻麻的设计图、公式和原理,眼中更加惊讶,忍不住问道:“这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嗯,还有待完善,希望各位多多指教。”李暮谦虚道。
张教授赞叹道:“果然啊,我就说你怎么可能10几天没一点动静,原来是憋着现在放个大的!”
“这么多的内容,要多少时间精力才能想出来,难能可贵!”边人立刻又专家跟着夸赞道。
“可不是,天赋好,还肯努力,还年轻,有他在,我们国家未来的重工业发展,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
面对众人的夸赞,李暮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让他们更加欣赏。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又放到了稿纸上面。
哗哗的翻页声在会议室里不断响起,一众教授人手一个笔记本,拿着尺子就地开始验证和演算。
……
三个小时后。
叶朱培和张教授几乎先后抬起头。
“设计图的结构、原理这些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叶朱培说完,又沉声道,“不过却又一个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不少材料我们现在还无法量产,有些甚至只能在实验室制作。”
“这个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