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不免夸赞道:
“大郎在狄道学的不错,以后毕业了,能直接在军队里担任要职。”
“算算时间,再过一年,你家二郎与三郎便也毕业了,是准备去临州大学就读,还是另有安排?”
马成闻言笑着说道:“大郎学的东西我不懂,便不干涉了。”
“他与二郎和三郎说过,希望他们都去临州的大学学习,但二郎想担任直白,从直白做起。”
“三郎准备参军,但年纪太小了,我还是希望他去临州大学里学习学习。”
由于有保密条例,因此马懿并没有把在大学中学习的东西告诉自家人,但他也隐晦请两名弟弟去大学就读。
不过因为他说的不清不楚,两名弟弟也并不打算按照他推荐的方向前进,而是各有打算。
陇右的直白可以在年末考成后,一点点擢升,成为有品秩的官员。
兵卒也可以累积战功,以此实现擢升。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马成表现出了不干涉的态度。
对此,刘继隆也沉默片刻,随后才道:“陇右讲究公平,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走哪条路都能实现抱负。”
他在隐晦提醒马成不要开后门,而马成也表示了肯定。
“这是自然的,我还记得节帅您说过‘一帅无谋,挫丧万师’,我深以为然。”
“若是没那份本事,倒不如老老实实做个小官,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马成这般说着,而刘继隆也开口道:“李骥这几日会在河州驻扎,等待尚婢婢的回信后,约定时日出兵围剿论恐热。”
“这些精骑的后勤,还得指望你好好处理,且莫出了问题。”
“节帅放心!”马成保证的同时,不免询问道:
“剿灭论恐热,难道不是节帅亲自领兵吗?”
对此,刘继隆摇头道:“论恐热早已不是曾经的论恐热了。”
“他如今兵卒不过千,李骥与尚婢婢联手,足够将他剿灭。”
诸如论恐热这种曾经带给刘继隆巨大压力的对手,如今回过头来看,也不过如此罢了。
他不可能永远在一线作战,机会还是得留给下面的将领,让他们慢慢成长才是。
正因如此,从收复陇南开始,他就有意放手给诸将,而他通常都以旁观者的身份监军。
若是出现下面将领收拾不了的局面,他再出面收拾也不迟。
想到这里,刘继隆目光看向李骥:“李骥,有自信吗?”
“节帅放心,我必取论恐热首级献给节帅!”
李骥沉声作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