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如今他麾下有四军镇,总兵力为一万六千二百人,有民十万,奴隶近五十万。
只有民可以参军领甲,而奴隶虽然也可以参军,但却没有自己的甲胄可以穿。
不过好处就是他们攻入城内后,他们及其家人都会被赦免为民,还能获得奴隶。
只要有上升通道,奴隶们就会奋勇杀敌,而不会想着如何造反,这是他觉得最好的政策。
想到此处,尚摩鄢看向诸将,当即开口说道:
“拿下西山八国后,我准备将你们有能力的子嗣集结起来,送往松州学习。”
“他们学习的耗费,由卫府出!”
没有人不渴望知识,尤其是尚摩鄢麾下大部分都是部落头领和平民。
他们比任何人都渴望获得知识,因为只有知识才能让他们的富贵长久,让他们成为贵族。
“乞利本天恩!”
“乞利本万岁!”
“乞利本……”
众人纷纷献媚,没有他们这群曾经的吐蕃中下层,更渴望成为贵族。
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各国百姓心中的白月光,也是因为其文化、强大。
对于高原上的许多人来说,象王转世刘继隆治下的陇右,就是曾经的大唐。
“先别急着道谢,能被送过去的人,也是有标准的。”
“只有节儿及以上的将领子嗣,才能被送往松州,每名将领限制一名子嗣。”
尚摩鄢这话说完,诸将纷纷顿住,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对尚摩鄢感激涕零。
瞧着他们的模样,尚摩鄢更加得意。
他相信凭借“就学松州”这个政策,就能让许多中下层将领奋勇杀敌。
反正西山八国还剩五个,而且南边还有广袤的土地等着他去征服。
拿下整块多康后,他或许也能向吐谷浑和更广袤的疆域扩张,取代如今的吐蕃,建立一个新的大吐蕃!
尚摩鄢的思绪已经飞远,不过他的想法,却通过松州的官道,送往了临州的狄道城。
“就学松州,他还真是敢想。”
冬月下旬,刘继隆身穿袍,站在临州大学的朱门前,脸上饶有兴致的阅览这封来自尚摩鄢手写的书信。
尚摩鄢的想法,就是组织一批学子去松州学习。
以每人每年二十头牛的学费,在松州就读小学和大学。
除此之外,每个月还将送二百只羊前往松州,作为这群学子的吃食开销。
“节帅,您不会真的同意吧?”
站在刘继隆面前的参军崔恕忍不住询问,脸上写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