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今日吃的这些苦又算得了什么?
“我算是知道节帅为什么让我们来开荒了……”
马懿深吸口气,想到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
尽管他在进入临州大学后,在刘继隆的教导下已经收敛许多。
但在他看来,他昔日的不少想法,似乎与压榨这些移民的剑南道世家、官员们毫无区别。
哪怕那些想法已经被他改正,但谁又能说得准日后会不会又被他重新拾取?
反倒是经历了这么一场过后,今日的这些经历,恐怕很难忘却。
在他沉思同时,田间不少人又站了起来,准备继续干活。
马懿这次没了那么多抱怨,起身便干起了活计。
“李郎,你说我这种接受了五年红学的人,都需要亲身下地才能感同身受,其它大学的那些官员子弟,能体会百姓的难处吗?”
马懿主动与李阳春聊了起来,李阳春诧异看向他,似乎没想到这厮的思想觉悟那么高。
不过反应过来后,他这才摇头道:“他们能否体会,你应该比我了解。”
“是啊……”马懿叹了口气,而李阳春也安慰他道:
“别想这么多,我们还得开两年荒,当两年兵,从两年吏呢……”
“倒也是。”马懿苦笑,紧接着反应过来,忍不住嘲笑起自己。
“我二十三岁及冠之人,竟然还要你这十五岁的束发少年来开导。”
李阳春白了他一眼,随后继续低头苦干。
马懿见他不说话,当下也不生气,嬉笑着与他并排开荒。
似他们二人的经历及感触,并非是所有临州大学学子都能感受到的。
余下的五十名学子,更多还是觉得煎熬,哪怕是布衣出身的学子,也多是这么认为。
他们的心态还没有转变过来,等到他们适应了这新的环境,便会自然而然的将昔日所学运用在生活中。
对于他们,作为凉州刺史的李商隐也格外关注,时不时向刘继隆发去消息,告诉他这群学子的情况。
刘继隆虽然也在意,但他事情着实太多了。
“二月涌入的五千四百余口百姓如何安置,请节帅示下……”
都护府内,高进达向刘继隆作揖询问。
对此,主位的刘继隆只能在翻看李商隐写来奏文的同时分心,继而回答道:
“继续安置在凉州,若是可以的话,分出两千人去北边的休屠泽、白亭海筑城。”
“昔年的休屠城、白亭守捉、武安戍、明威戍、黑堡沙等处都要在其遗址上筑城种树,迁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