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院中养了六只鸡,鸡所吃的东西,都是他们节省下来的口粮,以及干农活时抓的虫子。
不过也因为如此,所以六只鸡长得并不大,最大的一只也不过一斤四两。
“不行,要吃也得等明年我们走的时候。”
李阳春坚决反对,马懿也摇旗助威:“这次去城里,刚好买些麸糠来喂鸡。”
“如果可以,再买两只猪回来,明年走时杀了猪再走!”
“没错!”李阳春连连点头,而李阿丈与马阿丈拗不过他们,只能去村正那里找了两辆挽马车给他们。
二人揣着十几斤重的铜钱,驱赶着挽马车便往番和县赶去。
从永昌村去番和县,路程有三十六里,以他们挽马车的速度,今日怎么说也要在县内休息了。
由于只是村子,所以从村子往大斗乡,基本没有路,只是沿着永昌水走二十里,便能见到大斗乡。
大斗乡设于昔年大斗军原址,是番和县治下四乡之一。
原本的大斗乡只有一千多人,但随着人口不断迁入凉州,大斗乡的人口也突破到了三千人。
不止是大斗乡如此,就连其他几个乡也是如此。
以陇右规制,每个乡设乡长、巡检、粮长三人,三人皆是不入流的直白,但是属于官吏体系内。
只要任期勤勤恳恳,即便没有大功,但连续就任三年后,也能调入县城。
进入县城继续担任三年直白后,大概率是可以擢升为从九品下的六司官员。
不过陇右如今没有开疆拓土,也没有新设州县,因此不少人顶着从九品下待遇,做着直白的事情。
陇右有三十九个县,按照陇右规制,每个县应该有品秩官员十二人,流外直白五十到七十人不等。
只是如今局面,几乎每个县的品秩官员都在二十人以上,流外直白最少百人。
整个陇右都护府治下官员九百余人,流外直白四千七百余人。
可以说,如今最想要开疆拓土的不是身为陇右都护府节帅的刘继隆,而是这些顶着待遇却没有实权的官员们。
大斗乡因为流民迁入而渐渐繁华起来,就连都护府都派人来到此地开设了煤米油盐酱醋茶肉布等官营商铺。
正因如此,马懿和李阳春在驾车赶到这里后便被巡检带人拦了下来。
“站住,你们通往何处?”
大斗乡前往番和县的官道上,一名身穿战袄,穿着胸甲,头戴幞头的巡检对驾车而来的马懿等人拦下。
站在巡检身后的,还有每个乡,每个月轮值选出的二十个壮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