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府库之中尚有‘草束钱粮布帛’等折色七十万贯钱粮,然我军甲胄不足,骡马亦是不足。”
“老夫本想着晾一晾刘继隆,让他主动派人来西川贩马。”
“如今看来,这刘继隆仗陇右粮仓富庶,却根本不打算主动出击。”
“老夫不能离开前线,这陇右还得子逊(表字)你走一趟。”
面对崔铉的这番话,杨复光只能暗骂老匹夫无能,但面上依旧笑道:
“使相放心,下官必不辱命……只是不知使相准备买多少骡马,多少钱帛?”
杨复光的话让崔铉沉思片刻,片刻后他才开口道:
“我师三万,最少要买两万骡马。”
“此外,若是能采买乘马与军马,自然最好不过。”
“只是不知,如今陇右和关内道的马价如何,能否用三十万贯将此事办下来?”
闻言,杨复光心底又是暗骂老匹夫不知物价,面上却恭敬回答道:
“如今西川粮价为每石八百钱,而骡马价格也各不相同,从十二贯的骡马到近百贯的军马不等。”
“三十万贯,若是采买骡马,应该能买足两万匹,但……”
杨复光顿了顿,想到了自家堂兄杨复恭离开西川时对自己的叮嘱和交代,接上道:
“但陇右鲜少养骡马,加之东川去年采买,眼下恐怕不会有多少骡马可供我军采买。”
“若是要买挽马,三十万贯恐怕少了些……”
“这么贵?”听到这话,崔铉眉头紧皱。
尽管河东的马价也很贵,但确实没有贵到西川和陇右这种程度。
对于崔铉的态度,杨复光倒是不觉得奇怪。
崔铉这种世家出身的官员,又怎么可能时刻关注物价呢?
正因如此,他不得不对崔铉解释道:
“自刘继隆出兵驱逐回鹘、嗢末后,朔方等镇只能贩卖本镇马场的马匹,输入马匹数量锐减。”
“如今天下,唯有河西、陇右、天德、振武、大同、幽州等六镇能向中原输入马匹。”
“陇右马价并不便宜,但奈何距离西川最近。”
“若是派人去幽州采买马匹,路上必然要经过最少四个藩镇,官吏随便盘剥一道,价格便比陇右马价还要贵,更别提马匹南下的死伤了……”
崔铉眉头紧锁,忍不住问道:“关内道的天德、振武二镇呢?”
杨复光苦笑:“以天德、振武及大同三镇规模,恐怕无法满足我军所需马匹数量……”
眼见杨复光这么说,崔铉眼角略微抽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