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西走廊的中转站,它的发展无疑十分重要。
对此,窦斌也翻身上马,不卑不亢的介绍道:
“自府内暂缓迁徙人口至凉州开始后,府内先后向广武迁徙移民两万余人。”
“算上原先的百姓,如今广武有八千余户,近四万口百姓。”
“有乌逆水在侧,开垦荒地并不困难,如今广武有熟田三十二万四千余亩,待熟的垦荒田十五万六千余亩。”
“这批垦荒田转变为熟田后,广武的百姓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向衙门兜售六七万石成粮。”
“算上衙门在当地收取的赋税,广武每年能存粮二十万石左右。”
“若是加上五泉县,兰州每年能存粮六十万石,其中四十万石为田税。”
“若是按照物价折色,再加上豆麻等产物折色,兰州如今的度支收入约为十万贯左右。”
所谓度支收入,即是州内‘兵官民生’等各项支出后的纯收入。
十万贯的纯收入,这对于都护府来说也不算少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询问道:“赋税总收入和支出分别是多少?”
“总收入约二十二万贯左右。”窦斌先是回应了头个问题,然后又回应第二个问题道:
“兰州镇军饷为七万六千余贯,兰州官吏俸禄为一万四千余贯。”
“大学、小学及养济院、惠民药局,以及六司所辖日常维护约支出三万贯左右。”
一个小小兰州,竟然有二十二万贯的税收,且维持当下现状的支出后,还能结余十万贯,这不得不说是个惊喜。
要知道百余年前河陇未失陷吐蕃时,兰州赋税也不过九千多贯。
当然,昔年的兰州仅一万五千余口人,而今的兰州却有近十万口人。
政策的倾斜下,兰州成为了除凉州以外的人口第一大州,其次则是九万余口百姓的河州。
“可惜了,朝廷废除九厘税后,迁入陇右的百姓数量骤降为千余人,不然你这兰州还能再发展发展。”
刘继隆感叹着近一个月来的局势变化,曹茂闻言则是笑道:
“节帅您当初不是说过嘛,等庶族把压力转嫁到百姓头上,百姓依旧过活不了,到时候还是得逃亡。”
李漼在裴休的建议下将九厘税废除,这确实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但裴休加税庶族的手段,无疑就是每个王朝在亡国前,大规模收割中产阶级的手段。
一旦中产阶级被“消灭”,届时各种手段还是得落到下层的百姓头上。
到了那个时候,基本上就是王朝覆灭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