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之间,刘继隆对曹茂回应道:
“朝廷罢黜九厘税,加之南蛮兵锋受挫,蜀中物价恐怕会渐渐遂安。”
“你派人传回消息给高进达、崔恕二人,令他们采买商货之余,将我陇右境内陈粮贩往关内道、京畿道、剑南道、山南西道等处。”
“是!”曹茂闻言作揖应下,随后派人前去告知高进达等人。
刘继隆要囤粮不假,但囤粮太多而产出的陈粮,不论从口感还是从卖相来说,都不如新粮来得好。
如今陇右有熟田千万亩,能产粮千万石,即便去除麸糠,还能得出七百多万石成粮。
百姓自己只需要四五百万石成粮,余下的粮食,若是没有出处,必然导致陇右粮价降低。
因此从现在开始,刘继隆得在太平时分,好好处理陇右境内多余的粮食了。
以每石四百五十钱的价格买入陇右新粮,随后又按照诸道市价,以每石八百到一千二的价格将陈粮转卖。
两手一捣鼓,都护府便赚了数百钱,而这只是一石的收益。
陇右每年结余的二三百万石粮食,完全可以通过官道贩往诸道,获利几十乃至上百万贯都十分正常。
粮食还需要囤,但也需要处理。
向尚摩鄢和河西处理是一个方向,向大唐处理又是另一个方向。
总之在大唐腾出手收拾陇右前,刘继隆还是得不断变通,让陇右越来越富庶才行。
这般想着,他也招呼着窦斌往五泉县赶去。
几日后,都护府的高进达接到了刘继隆的军令,随后与崔恕商量过后,便派人都护府治下牙商们联系起来。
四大官仓和州县官仓的陈粮,都采取就近售卖的手段。
王焘、俞从晖、任泽等二十余名牙商身影遍布大半个大唐。
如今粮价飞涨,各地都缺少粮食,尤其是京畿地区。
长安常驻人口五十万,而流动人口二三十万。
如此多的人口,每日消耗的粮食都是个天文数字。
虽然裴休改革漕运,让漕运每年的运输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石,但对于长安来说,这点粮食还是太少了。
陇右官仓中积压的一百三十七万石陈粮,很快便通过这些人的商队转运了出去。
俞从晖和任泽、王焘等人倒也聪明,他们依托水运,用黄河贩卖“鄯廓河兰”四州的粮食前往会州、灵州及北部的丰州。
南边则是以羌水为水路,贩卖‘洮叠宕岷成武’等六州陈粮。
松州的陈粮走陆路贩往翼州,凉州的陈粮则是有都护府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