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
但问题在于,陇右许多百姓都在这几年太平中存下了粮食,因此他们把新粮换旧粮,留下自己的口粮后,剩余的粮食就会被地方县衙收购。
这些多余的陈粮数量,基本是可以通过算术算出的。
大口每年最少六石,而未成丁的小口则是四石半。
通过这个公式,都护府基本上可以提前知道,每年能卖多少石粮食。
这些粮食收购走,有益于陇右粮价平稳。
但若是涌入人口太多,届时地方衙门采买粮食,市面粮食不够的话,就会将粮价抬高。
高进达担心的,都护府把粮食卖了之后,涌入太多人口导致地方粮食上粮食不足。
他自然有解决的办法,但这种事情还是得询问刘继隆才行。
对此,刘继隆也没有让他久等,而是直接说道:“预留五十万石就行,余下的正常卖给西川和关内道、京畿道。”
趁着境外诸道粮价飞涨,趁此机会大肆掠财,积攒日后所需军费。
反正只要有陇右这个基本盘在,只要自己不搞什么鲸吞,便很难出现粮草不济的情况。
由于朝廷三次加税,诸道生产基本都遭到了破坏,唯有陇右、河朔三镇这种财政独立的藩镇不被影响。
生产稳定是逐鹿天下的基础,而陇右已经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待天时。
不过静待天时实在不好,刘继隆更倾向于主动出击。
想到这里,他目光看向崔恕,略微整理过思绪后,这才主动说道:
“王式那边盯紧,另外再派人打探打探河南道和淮南道、江南道的流民情况。”
“是!”崔恕作揖应下,刘继隆见状摆手道:“都退下吧!”
二人作揖告退,刘继隆也起身走向了内院。
半个月后,距离临州二百里外的河州抱罕县已经被初雪覆盖内外。
“终于回来了……”
马背上,披着披风的青年人呼出一口白雾,接着抖动马缰进入了抱罕城内。
作为河州治所,抱罕县无疑是陇右最为富庶的几座城池之一。
可是面对喧嚣的街市,青年并未逗留,而是抖动马缰前往了河州衙门的后门,下马敲了敲后门。
在木门的吱呀声中,两名兵卒推开了后门,上下打量起了青年人。
“是我回来了!”
青年人将披风取下,露出本来的面貌和体态。
两名兵卒不断打量,有些不敢确认眼前人身份。
“张权、刘懋……现在认出我了吧?”
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