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无奈叹气,两名兵卒闻言眼前一亮,连忙作揖行礼:“小使君,您回来了!”
在这河州,能被称为小使君的人,也就只有刚刚结束下乡回家的马懿了。
马懿叹了口气,无奈道:“你们两人现在怎么也学会看人下菜了?”
“嘿嘿……这…您变化太大,我们两兄弟确实认不出来……”
张权与刘懋干笑回话,马懿也并未生气,只是朝内走去,同时头也不回的说道:“以后称呼我表字或大郎就行,莫要称呼小使君了!”
瞧着他朝着内院走去,张权与刘懋面面相觑。
待马懿走远,刘懋这才摸了摸自己的络腮胡:“小使君变化有些大啊……”
“岂止是大,若非叫出我们名字,我都以为是城里的田舍郎了!”“不过小使君这次对我们态度倒是好了许多,这下乡到底有多苦啊,把人都弄成这样了……”
“别管那么多,下次继续称呼小使君,等小使君让我们继续改称呼,到时候再改也不迟。”
二人对话间,马懿却已经推开了内门,随后与内院守内门的两位嬷嬷行了一礼后,两位嬷嬷才认出了他。
“小使君回来了!”
“细君,小使君回来了!”
不多时,内院里就响彻了两位嬷嬷的声音,而内院厢房里也传出了东西栽倒的碰撞声。
四旬妇人带着两名十二三岁的女子与一名五六岁的男孩走出了厢房,与走入内院的马懿四目相对。
“大郎!”
妇人走上前来,激动抱住了马懿,而两名女子也连忙走上前来,笑吟吟的喊着:“大兄。”
那五六岁的男孩躲在两名女子身后,面对突然出现的马懿,有些不知所措。
“阿娘、大妹、二妹,四郎……我回来了。”
马懿笑着回应四人,窦氏也缓缓松开了马懿,满意的看着他说道:
“不错,长黑了许多,但健壮多了,人也懂礼貌了。”
窦氏是马成的原配,跟随马成从酒泉走到山丹,又从山丹走到了五泉,最后来到河州抱罕县安家落户。
她虽然是农妇出身,但也知道不能宠溺孩子,希望孩子能有一技之长,然后平平安安就行。
马成虽然总是说她小家子气,却始终与她不离不弃。
哪怕当上刺史后,马成也只是纳了两个小妾,并且把他们安置在西厅,对窦氏依旧尊重和依赖。
“阿娘,阿耶去哪了?”
马懿四处张望,窦氏笑道:“他去城南了,今天有批移民到了城南外二十里的平夷乡,估计要安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