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黠戛斯来人
“死的有些多了……”
五月中旬,刘继隆还未曾知晓王式平定武宁军的事情,而他口中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陇右各州县衙门的汇报。
自四月焉支山官道及鄯州三斜道的积雪融化后,酒居延便驱赶着事前所说好的挽马前往了凉州。
与此同时,刘继隆也让高进达迁徙剑南道人口北上,试图走焉支山进入甘州。
尽管这个时代的河西远比后世绿化面积更广,空气更加湿润……
但是对于西川的流民来说,河西还是太过干燥了。
随着他们离开陇右,走入凉州之时,不少人身体因为河西干燥的环境而患上鼻衄。
除此之外,诸如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也不在少数,路上因为这些症状而死去的移民不知凡几。
尽管相较于上万人的移民队伍来说,这点死伤不算什么,但这也给刘继隆上了一课。
这个时代的西川环境和陇右环境还比较贴近,移民路途中,顶多也就是身子虚弱的老弱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亡。
但是如西川和河西这种气候环境差距过大的地方,贸然移民则是会导致死亡率骤涨。
按照气候环境来说,从南向北移民要更能适应些。
毕竟从湿热走向干燥,并非那么难以接受。
反倒是从干燥走向湿润而引起的病症,绝大多数都很难用药石医治,只能靠人体免疫力挺过这个阶段。
这般想着,刘继隆将文册放下后说道:“暂时让他们在凉州稍微适应适应。”
“等他们适应一两个月,然后再带他们前往甘州。”
“除此之外,日后西川迁徙往河西的百姓,分阶段的在陇南、陇西、凉州分别待一个月,渐渐适应后再前往河西。”
面对水土不服而引起的病症,刘继隆只能想到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办法。
高进达闻言作揖应下,而刘继隆则是询问道:“欠他多少移民,都得足数补上才行。”
“陇右能如此富庶,少不了丝路的助力,帮助张使君在西州站稳脚跟,甚至进一步收复龟兹、焉耆、疏勒三镇,这都得算作要务。”
高进达听后颔首,当即便派人将政令下达。
在政令下达过后,不等刘继隆示意高进达回去办公,便见堂外出现了陈瑛的身影。
他疾步走来,走入堂内后作揖道:“节帅,凉州急报。”
“递上来。”刘继隆颔首示意,随后便见陈瑛上前递出捷报。
刘继隆翻看几页,随后略微诧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