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转而进入了休整期。他们都非常清楚,这么多的流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成为祸乱之源,只有粮食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但现在无论哪一方,最缺的就是粮食。
长安的晋军完全仰赖汉中转运粮食来接济,没有余粮供给。而齐万年这一年征战下来,秦州各地的粮食也基本见底,还要为以后的作战准备军粮。于是双方都毫不犹豫地驱散流民。
按理来说,在汉中的梁州刺史罗尚,应该是能够接纳一些流民的,但数目如此巨大的流民,他也害怕有叛军混杂其间,要是最后让叛军趁乱起势,丢了汉中继而入蜀,那责任不是他能承担的,所以罗尚也封锁道路,拒绝流民进入。
而河东的百姓,前年也刚刚遭过灾,怎么可能接济这么多流民呢?
大饥荒就这么到来了。雍州诸郡十室九空,穿行其中不见人烟,常常可以看到狐狸和豺狼出现在废墟之中。这些流民按照老办法去吃树皮、草根,可饿死的人仍然不计其数,尸体都罗列在官道边相互枕籍,人吃人的传闻到处都是,但又难以查询,只能看见秋日之下,到处都是被扒光了树皮的桑树、柳树、梨树,在一片枯黄秋草之中默默死亡。
九月的时候,朝廷按照张华的办法,真的从关东各州找来了一堆富商,在潼关前设置了一个人市,公然鼓励富商们用粮食来买卖奴隶。关中流民听闻后,顿时蜂拥而至。
人市前可谓是堆满了从关东运过来的粮食,远看就像一座座小山。可那些锦衣玉食的富商们并不是来做慈善的,官府特地派了上千名士兵来维持人市的正常秩序,避免流民们趁势抢粮。
在刀剑的保卫下,富商们在人群中挑挑拣拣,从饥饿的父母手中把孩童买走,然后转手扔给他们一袋粗粮。那些成功卖掉儿女的父母们,捧着粮食,来不及多看儿女几眼,就开始警觉地打量周遭,想办法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商人们买奴的价格已经是极为低廉了,可他们仍嫌奴隶费粮。如果不是长相标致,体态健全的孩子,他们根本不会去买,即使买了的那些商品,也懒得多少心思去照顾,就拿些牲口吃的糟糠当口粮。结果孩子们吃得满口是血,身体不适,沿路病死的也不知有多少。
即便条件如此不堪,可能从这人市中得粮的依然是少数。
对于那些被拒绝,没能成功卖掉儿女的父母们,他们先是不可置信,而后是怒从心起,不断地打骂儿女,发泄着自己对世道的仇恨。但一夜过去,他们就没有力气再打骂了,麻木的神情甚至流不出悲伤的泪水,就这么沉默地把自己的孩子洗干净下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