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丙申,这是约定的决战日。
所谓七月流火,关中的白昼依旧来得很早,未到卯时,陈马原的夜色便已尽去,只见淡金色的光晕在天边闪烁,将头顶的层云化作金丝,近处的陈马水与远处的渭水同样波光粼粼,碎金无限,将岸边柳林的阴影也照得干净明亮。
一些菊已经开了,虽然三三两两的,但香很浓郁,茱萸也结出了红艳的细小果实,在尚有绿意的繁盛秋草里,吸引着同样小巧的鹌鹑啄食。更北面的土塬上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枣林,真是绿叶如瀑,其间青涩的果实累累,将枣枝都压弯了,看得人心旷神怡。
若是放在太平年间,这大概是踏青的好地方吧。但在此刻,战争与死亡的脚步已然逼近了。
在孟观在陈马原扎营后,就有四千余名叛军在周遭盘旋,他们见到上谷营,军容之盛令其畏惧,不敢进行攻击,便一面在远处进行监视,一面火速向齐万年进行通报。
到了这一日的早晨,到横水原的晋军斥候发现,东方的平原上出现了大量的人影,水漫金山般向陈马原走来,而后是南面,西面……胡人的脚步踏起了地上的尘土,使得半空中飘起了一层薄薄的黄雾,看似无穷无尽,铺天盖地,配合胡人们打着的各式各样联绵不尽的旗帜,极为壮观。
孟观同样也看到了这幕场景,但畏惧并没有爬上他的面孔,持剑骑马巡视一番,他恰似闲庭信步,颇有余裕地对随从们说道:
“齐贼人数倒是不少啊,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是耐斗的。”
在他镇定自若的气场下,麾下骑士们也露出了轻松的神态。此时的上谷营将士一早就做好了作战的准备,甲胄已经穿在了身上,马匹身上也都挂好了马铠,甚至阵列也已经列好,只是大部分人还没有上马。这是为了尽可能节省坐骑的体力,为接下来的大战做最后的积蓄。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天际线边的叛军军阵越来越浩大,作为副将的骑都尉张林还是有些担忧。他是魏平北将军张燕的后代,因颇有武力而被孟观选中。可眼下却忍不住问孟观道:
“元帅,两位军司能够如期赶到吗?上一次联系的时候,北路似乎还在美阳,南路的更没有消息。齐贼声势如此,我们内外讯息断绝,如果援军不来,岂不是完了?”
“张士彦、刘怀冲他们来没来,并不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
面对这个疑问,孟观轻笑一声,继续观望着敌军,回答说:
“你看齐贼的动向就知道了。”
“动向?”
张林被这一问,有些不解,他学着孟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