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太空电梯(求订阅!!)
此刻,在充沛电力和巨量资源的制程之下,这座综合粮食基地已经投入了运转。
李青松训练的,被他命名为“神农”的农业ai此刻已经接管了综合粮食基地的大部分工作。
为了让神农可以更好的工作,李青松还专门建设了一座最高规格的超算基地。
在神农ai的管理之下,这如此巨大的粮食基地,却仅仅只需要两万名克隆体便可以全功率运转。
在洛神星上发展的时候,经常是需要一半的克隆体投入农业生产,才能供应所有克隆体所需的食物。
农业生产人员和脱产人员的比例一度达到了一比一,甚至更高。
这很显然意味着效率的低下。
但此刻,农业生产人员和脱产人员的比例直接暴涨到了1:750,效率的提升已经不能说是暴涨,简直可以称之为飞跃。
看着麦田之中开始生长的小麦,看着稻田之中开始生长的水稻,以及各种各样的蔬菜、豆类,还有鱼类、牲畜类、菌菇类,又看了一眼空天母舰之中,已经只剩下不足10%的粮食储备,李青松轻轻松了口气。
总算是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克隆体会大规模饿死的事情发生了。
此刻,粮食、电力、钢铁已经齐备。
于是,在1500万名克隆体的通力协作,加上玉皇ai和工业ai、建设ai等众多智能程序的配合,仅仅三年时间而已,木卫三基地的工业总规模便提升到了与当初洛神星加敌神星两颗星球持平的程度。
但这很显然还没有到达李青松的极限。
1000余万的最大意识连接数,1500万名克隆体,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具备了一定智能程度,且还在飞速进化的各行业ai,搭配起来已经足以支撑至少三倍于此的工业规模。
之前在洛神星上,并不是李青松没有能力建造更大规模的基地,而是那里的资源实在太过贫瘠,不足以支撑。
此刻来到了内太阳系,来到了木星,要是还受到资源制约的话,那我岂不是白来了?
此刻,木卫三的开发已经到达较高的程度。李青松果断做出决定,开始向其余星球蔓延。
那些空天母舰和重型货运飞船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它们满载着产自木卫三的重重物资,开始向其余三颗大卫星,以及较为重点的其余卫星行去。
整个木星系统的总尺寸——以距离最远的一颗具备价值的卫星轨道计算,大约在300万公里左右。
木星环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