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繁华落幕
李青松的几乎所有精力仍旧全力以赴的投注到科技发展之上。
众多大科学装置,无数大中小型实验室,十几亿名克隆体与数百万名蓝图科学家殚精竭虑,一日不敢休息。
时间便在这种情况之下慢慢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六百余年时间过去。
长达50光年的遥远距离被李青松在日复一日的航行之中悄然跨越。
现阶段,舰队和太阳系的距离已经达到了80多光年。从这里看到的太阳,其视星等已经降低到了约7等。
而人类肉眼在理想情况下能看到的最暗的星星,视星等约有6.5等。
这便意味着,此刻的太阳已经肉眼不可见了。
李青松看向宇宙星空,同样看到了漫天的星辰。但那些星辰之中已经没有了太阳的身影。
“转眼间便是千年光阴啊……”
李青松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些年来,虽然仍旧无法如同在星系之中,物资充裕情况下肆无忌惮的发展科技,但多携带了那么多物资,总归是支撑起了一定程度的科技进步。
长达千年的坚持不懈,李青松的科技程度在各个领域俱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进展。
应用层面,无论是飞船外壳,雷达探测,电磁炮零部件,推进器,核反应堆,乃至于化工、冶金、铸造,等等等等,几乎都实现了对比起起航之前的提升。
李青松甚至已经在模拟器之中,将己方各式飞船的图纸更新迭代了足足三代。据估算,最新一代空天母舰的综合性能相比起现在,甚至能提升足足10%!
这可是综合性能层面的提升,这个提升不可谓不巨大。
只可惜这只是估计。限于物资有限,李青松尚未制造出哪怕一艘新式飞船。
基础理论层面,李青松全面整合了过去的所有理论,对强核力、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等积累了众多观测数据,更好的将强核力纳入到了标准模型框架之中。
在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数学原理等方面也出现了长足的进步。
生物科技方面的提升同样巨大。
基于女娲ai的不断迭代提升,以及分子层面的全基因图谱分析,李青松尝试使用新技术进行了一批克隆体的制造,在一代又一代的优化迭代之中,他此刻的最大意识链接数已经缓慢提升到了约15亿,实现了足足50%的提升!
15亿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便意味着他差不多可以将总计30亿的克隆体全部唤醒了。
毕竟算上必要的休息和轮换时间,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