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事;射礼本身也是一种贵族间的社交活动,除去射箭以外,还有繁复的礼仪、参与射礼的射手除去要有精湛的弓术之外,还依照繁冗的程序和鼓乐进行,以表现出其谦逊、内省、庄重等品格,若是违反了礼乐规则,弓术再出色也会因为当中的错误而被判犯规出局。
“陛下!”武皇后看了看下方的广场伴随着鼓乐声走入射道的少年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你觉得今日弘儿能赢吗?”
“呵呵!”李治笑了起来:“媚娘说的外行话了,这射礼又不是看的胜负!”
“不看胜负看什么?”
“看德行!”李治答道。
“德行?这明明是比射箭,如何看得出德行来?”
“媚娘你是女子,未曾读过射义倒也不奇怪!”李治笑道:“我在弘儿这个年纪的时候,先帝便曾亲自教射与我,开宗明义便是讲了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求反诸己而已亦!
第272章仁德
这句话是何意呢?射箭须得首先让自己心平气和,体态正直,然后才能拉弓射箭,若是没有射中,那也不能怪比自己射的准的人,而是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以选贤于射圃之中,观其德行,君子以修身进德为本,而非妄论旁人高低胜负。争胜而射,揖让而升,同饮酬酒。是以射以不争为仁,以揖让为义。”
“原来还有这样一番道理!”皇后笑道:“今日倒是长了学问,不过若是如此,妾身便放心了!”
李治闻言问道:“放心?为何这么说?”
“弘儿今年才刚刚十一岁,在参加射礼的众人中算是最小的几个了,若是单比射箭,多半是比不过其他人。可若是如你说的那样,妾身还担心什么?他是陛下的儿子,最像的便是陛下,仁德之心乃是天生的,又有什么好操心的?”
“呵呵呵!”李治闻言笑了起来:“媚娘你这又是在拐着弯说寡人的好话!”
“难道不是吗?当初先帝在诸子之中选了您登基为帝,不就是看您仁德吗?”
“哎!”李治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起来,他叹了口气:“先帝当初立寡人为太子,为的兄弟和睦,相互保全,而如今吴王、元舅皆已离世,这仁德之名寡人着实不敢居之!”
“这如何能怪陛下!”皇后轻轻的拍了拍李治的手:“吴王之死,乃是长孙无忌枉法杀人;而长孙无忌犯的是大逆谋反之罪,陛下却法外开恩,只是流放黔州。他若是在黔州闭门思过,多则五年,少则三年,陛下定然会赦免其罪,召回长安。却不想他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