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整军备战
在定武朝廷的部署下,经过大半年的建设,长江沿岸,特别是沿着大运河,赣江,湘江等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的核心区域,绝大部分新建的武器工坊和民用工坊,都已经基本顺利完工。
李邦华,高弘图等大臣全力协调,户部和工部通力合作,数以万计的工匠如今正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坊,装卸着将来生产所需的各类器械,厂房内全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
当然,这些工坊根据性质的不同,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各不相同。
在各大城池外围的工坊,全都是专门生产民用物资的,军队的武器工坊则几乎全部集中在或依山傍水的新城,或易守难攻府城中,长沙城,荆州城,九江城,以及南京城等地,如今都新建了武器工坊。
这些地方的工坊,即便是厂房周边的围墙,也会比民用工坊的高上不少,更不用说每一个武器局,都驻扎着专门的卫戍部队,少则一个局,多则一个司,其中甚至还有骑兵。
换言之,如今定武朝廷治下,湘江沿岸的长沙,岳州,汉江沿岸的汉阳,赣江沿岸的南昌,大运河沿岸的苏州,松江,南京,以及沿海的广州,福州等地,都已然是工坊林立。
朱慈烺从登基开始,便在江南各地兴建工坊,招揽工匠,储备人才,经过三年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遍地开。
这其中“汉阳兵器局”,“岳州兵器局”,“九江兵器局”,便是“长兵武器局”,“应天兵器局”共同援建的,这三个新的兵器局专门负责湖广和四川两地的军需供应。
而朱慈烺此前要建设“南昌兵器局”则是计划由“应天兵器局”独立援建,江西经过何腾蛟的治理,特别是中央插手指挥,基层治理体系已经十分完善,但因为长期增援湖广战场,加上何腾蛟施政错误,原本朱慈烺计划中的工坊体系,并没有建设完毕。
如今,随着局势的变化,尤其是湖广战场超乎预料的进展,武昌收复,清军对九江原本的威胁完全解除,其也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武器工坊的首选。
毕竟,武昌城经过长时间的战争,特别是清军的毁灭式破化后,此时的人力物力均不足支撑如此庞大的工程。
至于远在广东,和湖广陆路不同的“广州兵器局”,则是主要负责整个东南沿海水师力量和江南驻军的军需供应,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水师如今都在急剧扩张,各类军用物资紧缺,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军需供应严重不足,很多时候不得不向“广州兵器局”购买弹药和火器。
当然,这个时候,郑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