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愈挫,损失恐怕不小,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这两路兵马应该是暂时指望不上了,济尔哈朗还是不可小觑的!”朱慈烺语气中有些可惜,但这就是战争,有胜有负。
不过,大明当前的军队,基本上都实现了标准化,成体系的训练模式,即便是水师,也有内河水兵作为预备队,不同队伍之间的重新整合,并不像传统军队那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磨合,才能发挥应有的战斗力。
换言之,只要给朱慈烺一年时间,他便能再造一支水师出来,郑森其实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乖乖回到福建,去收拾自家老爹的。
毕竟,在这个军人职业化,训练极度复杂,需要多兵种配合作战的时代,郑森知道,即便是在海上,他也无法和朝廷对抗。
“这几个地方,无论是哪一个,只要取得突破,多尔衮都必定会退兵。”常登贵顿了顿,又道:“臣觉得,他一定能看的清楚这一点,领兵北撤应该很快了。”“嗯!”朱慈烺点了点,他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战场局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他的判断也需要获得支持,才能坚定。而现在,听了常登贵的话,他随即眯着眼,笑了笑,又道:
“多尔衮若是要撤,一定会有所动作,不可能瞒到最后一刻,但他一定提防朕,提防得紧,必定会想方设法,防止朕偷袭。而这里面,襄阳必定是重中之重,给朕死死盯住。”
“陛下英明!”
.
“轰!”
黑暗中,鹿门山南麓的平野上,一团火光突然闪现,但又很快熄灭,残留人眼的幻影伴随着凄厉的嘶鸣惨叫声,朝着四周传播开来,又一个清军的哨骑踩中了殿前军埋设的地雷。
不过,这样的事情,并非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漆黑的旷野之上,除了这些不时传出一声的杂音之外,宽阔平坦的野地里十分安静。北面的几个清军大营,同样是灯火通明,篝火遍布旷野,清军同样在小心地提防着明军可能的夜袭。
当然,两支军队都完全没有这企图,因此除了一些神出鬼没的哨骑之外,明清双方都没有在对方戒备森严的情况下,轻举妄动。大部分夜晚,都只是在这样不时响起,平平无奇的爆炸声中过去。
与此同时,无论是清军,还是明军,都无法依靠少数伏路军和哨骑,封锁如此宽阔的正面,因此双方都能通过斥候和夜不收,侦探到对方的不少情报。
只不过,这样的情报最终有没有用,就很难说了!
而这个时候,襄阳城内,名义上以洪承畴为首的那些绿营军将领们,同样也是焦头烂额,他们和尚可喜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