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多尔衮的信任,甚至整个清军的命运。
在这个关头,绝不能轻易退缩。
战场上,胜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阿济格只能硬着头皮,命令部下拼死抵抗,希望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
阿济格虽然短暂地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心中的恐惧被刺耳的军号声驱散,目光随着清军队伍的迅速移动而快速转移。
这些清军的行动非常迅捷,在西、南、北三面迅速完成了临时的阵列布置。
而山谷中崎岖不平的地势使得陈福派遣的大批明军行动受限,难以在清军完成布阵之前展开有效的攻击。山谷中战鼓声、军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无数明军如狂风暴雨般涌来,身披闪耀着阳光的盔甲,整齐划一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一副强军之姿。
与此同时,陈福还命令上千兵马从两侧的山道绕行,企图在关键时刻截断清军的退路,意图在山谷中对这股清军进行彻底的围剿。
随着火药爆炸的轰鸣声响起,山谷中的清军阵前升腾起滚滚浓烟,成百上千颗铅弹如扇面般洒向密集的明军冲锋队列。
陈福麾下的突袭大军前排士兵如同草丛在强风中倒下,大片倒地,铅弹撞击盔甲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冲锋的队形也因此发生了一阵波动。
然而,明军的攻势丝毫未减,各级军官迅速组织后方士兵补位,重新整队,冲锋队列再次恢复。
而此时,清军的第二轮火炮轰击却显得迟缓许多,这支“假清军”的真实面目开始逐渐暴露。
然而,山谷狭窄的地形使得明军只能以密集阵形发起冲锋,这使得十几门四磅小炮对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冲锋阵型因此也开始显得有些混乱。
按理说,四磅小炮的射速和杀伤力,在熟练炮手的操作下,明军应难以迅速突破,甚至在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后才可能接近清军阵地,与之短兵相接。
但这些包衣兵由于缺乏足够的训练,面对操作复杂的火炮,无法像训练有素的精兵那样准确无误地操作,导致这一阻击过程被大大缩短。
而这些包衣兵并未配备精良昂贵的鲁密铳,在与明军近距离火枪对射中,清军很快败下阵来,阵线崩溃。
陈福站在北侧山岭的一个山腰上,手握“千里眼”紧盯着山谷中的战况,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之前的几次大战,清军的精锐损失严重,但没想到情况会糟糕到这种地步。”他暗自思索道。
一开始清军的反应非常迅速,显然是有备而来,这让陈福心中尚存几分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