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随着阿济格和金砺大败,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几乎全部被明军重新掌控。
孔有德率领的清军最后主力被围困在济南,局势急转直下。
这一消息迅速传到北京,令满洲贵族们心急如焚。
清廷内部的动荡随之而来,朝中的满洲大臣纷纷上奏,要求采取紧急措施。
然而,年仅八岁的顺治皇帝尚无决策能力,实际主政的摄政王多尔衮陷入了深深的动摇。
为了巩固局面,多尔衮决定将济尔哈朗、阿尔津等大将连同他们的军队紧急调回北京,以应对明军的猛烈进攻。
山西的军政大权即将落入绿营军的手中,满清在西北的局势岌岌可危。
如果不是多尔衮及时采取行动,清军在西北的这几千人马恐怕早已无力返回北京,甚至可能被彻底歼灭。
清军的惨败和士气低落,给了朱慈烺进一步进军北直隶的机会。
朱慈烺此时已经深感机会难得,尽管损失了一些老兵和精锐部队,但整体上他仍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尤其是在北直隶局势逐渐明朗的情况下。
他明白,如果此时不趁势进攻,未来可能再也不会有如此有利的时机。
他召集了各大将领,尤其是陈福、高杰等心腹大将,展开了新一轮的战略讨论。
朱慈烺的指示十分明确——趁着清军尚未恢复元气,立即对北直隶发起全面进攻,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控制该地区。
如此一来,京师乃至整个北方的局势都将为明军所掌握。
在会上,朱慈烺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清军在山西、河南以及山东的据点相继被拔除,但仍有残余势力盘踞,尤其是济尔哈朗所部在山西北部,仍有相当的兵力,若不尽快解决,后方难免再起波澜。
而山东的孔有德虽已被围困,但如果北直隶的战事拖延,满洲八旗将有可能重新集结出关,盘踞辽东,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局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