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和济拜的发言结束后,其余清军将领显然不甘落后,也纷纷开口,努力为自己在这场败仗中的表现开脱。
一时间,屋内的氛围渐渐热络起来。
众人异口同声地强调,城外的朱慈烺大军之所以得势,不过是仰仗兵力优势罢了。
更有将领出言坚称,明军并非被夜袭成功,而是早有预谋,设下圈套,他们才是暗中伏击者。
这种自我安慰的话语,竟似乎在将领们之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屋内的气氛明显好转,不少人脸上的沮丧渐渐褪去,甚至显露出几分重新燃起的希望。
仿佛在这些将领的理解中,盖州城的战事并非无解,守城的胜算也逐渐显现。
然而,随着辩论的继续,责任被一一撇清,罪责被层层推卸,众人仿佛完成了一场互相开脱的“仪式”。
最终,话题从清算是非回归到眼前的现实,大帐内的气氛再度沉闷下来。
毕竟,所有人心知肚明,刚才的那些话,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托辞。
将责任推给朱慈烺的“诡计”和兵力差距,并不能改变现下的困局。
如何加强城防,如何应对兵力雄厚的明军,才是刻不容缓的难题。
范文程清了清嗓子,环视众人,他的目光依然镇定,但语气却低沉有力:
“既然我们都已经看清了局势,明白城外的明军虽不无章法,但也不过如此,只是仗着朱慈烺的一点冒进之勇。
那么,接下来我们的守城方略,就需要做出调整了。”
他说到这里,停顿片刻,抚了抚颔下的长须,继续道:
“这次夜袭虽暴露了明军的虚实,却也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城中的兵力已大幅削减。
倘若朱慈烺果真一意孤行,不惜代价攻城,仅凭眼下剩余的兵马,要撑到年底,恐怕并不容易。”
济拜微微颔首,接口道:
“摄政王那里或许能派些援军过来支援。”
他沉思片刻,随即补充道:
“不过,即便没有援军,城内尚有数千精锐,足以组织一场野战。若朱慈烺胆敢分兵阻击援军,那我们便可趁机出击,扰乱其阵脚,使其顾此失彼。”
这话一出,屋内众将纷纷点头,士气似乎又稍稍回升了一些。
尼德沉吟片刻,紧接着开口:
“其实,援军未必需要直接进入盖州城。只要驻扎在东面大片岭关一带,就能对明军形成牵制。
朱慈烺不可能坐视不理,必定要分兵防备,这样一来,他的兵力就难以形成有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