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战略定力
与此同时,安营扎寨、挖壕沟、修建塔楼、设下陷阱……这一系列繁琐而关键的任务,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
对于这些细节的处理,张煌言可不敢丝毫懈怠。尤其是民夫的调度与管理,更是关系到整个军队的效率和纪律。
如果这些民夫出现混乱,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区域,甚至失散、走丢,那就不仅仅是执行效率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
如何组织这些民夫,如何确保他们与战兵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时也是朱慈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民夫和战兵的行进队伍并排而行,民夫被分成两列纵队,队伍绵延数里,马车、辎重车辆混杂其中。
由于这些民夫并非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行进速度较慢,步伐略显零乱,但好在有军兵的严格维持与指引,队伍并未出现明显的混乱。
在军队的严格约束下,民夫和军队的协同十分顺利,快速而有序地通过浮桥,向各自的营地挺进。
刘斌所部的兵马也在南岸的行军队伍中,作为指挥官之一,他与其他三名百总共同协作,确保队伍的安全与稳定。
刘斌所在的部队此时被临时派往东侧的山岗南麓驻守,任务是接替在前几次交战中损失惨重的那一营,补充空缺,保持防线的完整性。
按照严格的行军纪律,战兵们保持着三列整齐的队形,步伐沉稳而有力。
整个行军过程中,军令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喧哗、回头或是互相干扰。
每一名士兵都全神贯注,严格遵循着前进的路线,军旗指引着队伍前行,任何微小的疏忽都会被纪律严明的军官察觉并及时纠正。
陈亮走在本部士兵的队伍前方,随着军队的行进,他偶尔抬头望向西岸的远方,目光锁定着高高飘扬的皇旗。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尤其是他们这些曾经在战场上历经生死的军官们,更是大明最忠诚、最勇敢的士兵。
随着军队的行进,北岸的各个营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条不紊的阵地。
而大营内,朱慈烺的目光落在桌上的地图上,心情却远比他表面平静得多。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在击败清军伏兵之后,明军的骑兵将迅速突袭,直捣东岸的四个荒废村庄,这些村庄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掌控了这些地方,就等于掌控了大会战的主动权。
明军精锐战兵将趁势而上,夺取这些关键位置,为接下来的大战奠定优势。
但事实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战局急转直下,局面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