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比预期更加复杂和艰难。
朱慈烺的眉头微微紧锁,心中已经有所预感。
这些荒村虽然地处偏远,但其战略位置却无比关键,明军若能占领,将能够控制东岸的进攻通道,尤其是对清军的后勤补给线形成有效威胁。
然而,清军的反应极为迅速,未给明军留下任何空隙。
根据前方哨马的回报,清军撤退后迅速重兵把守东岸的这四个荒村,并且还加固了防御工事,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周围的山岗上部署了大量兵力,严阵以待。
这一变故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朱慈烺的原计划已经破产,若无法攻下这些关键的荒村,明军在接下来的大会战中将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
朱慈烺心里清楚,如果明军无法占领这些战略据点,等到大会战正式展开时,他不仅要分兵防守这些区域,还必须时刻提防清军从侧翼发动攻击。
清军的战略反应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快速和精准,多尔衮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利用地理优势布下重兵,避免了任何可能的破绽。
尽管局面严峻,但面对眼前的困境,朱慈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而是冷静地审视着当前的战况,运筹帷幄。
“东侧的山岗需要继续加派兵力防守,动员民夫,今晚亥时之前,必须完成山坡之上的防御工事。”朱慈烺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严。
他的指挥风格一如既往,务实且直接,立刻为下一步的行动设定了目标。
“玄著。”他转头看向旁边的张煌言,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这件事你来负责,确保今晚之前防线必须完成。”
“是,陛下!”张煌言立刻拱手应命,神情庄重,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
东侧山岗的防御工事,虽然在短短时间内难以完备,但如果不尽快加强,清军的骑兵就可能趁虚而入,一举突破防线,形成突破口。
朱慈烺再次把目光转向桌上的地图,心中已经开始规划后续的战略部署。
“没能在东北面获得战略支点,当前局势对我们确实相当不利。”
他语气沉重,但随即他将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
“陈福,你继续派遣哨马,加强对营地北面清军动向的侦察,随时做好应对反应。”
“是,陛下!”陈福毫不犹豫地回应。
他很清楚,陛下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是对局势的精准把握,尤其是对敌军动向的掌控,决定着全局的走向。
“还有,派哨马前去侦察,尽量找机会靠近,摸清北面四个荒村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