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抵御即将来临的致命冲击。
洛尔望着眼前茫茫的平原,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的思绪也逐渐陷入了沉思——眼下的局势,已经无法回头。
无论他再如何加速行军,娘娘宫城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自己已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若娘娘宫城已经陷落,无论他如何急行军,赶到时也只会看到一片废墟;若娘娘宫城安然无恙,那么即便他延迟至第二天再到,局势也不会对大局产生决定性影响。
与其急功近利地赶路,不如稳扎稳打,确保队伍的稳定,缓慢而谨慎地前进,以免在匆忙中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想到这里,洛尔深吸一口气,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他命令军队在耀州驿稍作休整,然后再次踏上征途。虽然行进速度较慢,但至少能够保证大军的安全。
然而,由于洛尔的谨慎行军,他的队伍并未遭遇任何意外。当他率兵抵达娘娘宫城附近时,已是傍晚时分。
相比于正常行军的速度,这次行进的速度几乎只有平时的一半,且身心疲惫的士兵也需要时间休整。
但幸运的是,由于他提前派出了大量的侦查骑兵,军中的动向始终处于可控之中。更重要的是,他并未像其他指挥官一样选择通过河湖较少的山麓地带匆忙前进,而是坚决选择了平原上通畅的道路。
这一决策让李霄林的伏兵部署失去了作用——明军在平原上设置的伏击网形同虚设,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清军队伍一条条平安地穿越河流,却只能束手无策,不敢贸然出击。
尽管如此,洛尔知道,他并未完全摆脱危险。就在他们行进的同时,娘娘宫城的战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最新的情报,李霄林的北路军已成功突破了娘娘宫城的防线。
尽管清军在城内驻扎有防守力量,但面对明军近万的兵力,城池的防御最终未能顶住,李霄林的大军在占领城池后迅速扎营布阵,开始与清军展开对峙。
这种局面,无疑给洛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明清两军在娘娘宫城外的对峙,并非简单的阵地战,而是充满了杀机的较量。
虽然双方的兵力看似相当,但实际上,这是一场耐心的较量,谁能忍得住,谁就能最终胜出。
而战争的主动权,似乎完全掌握在李霄林一方手中。
洛尔深知,自己必须尽快消灭这支明军的回兵,才能为多尔衮的大营争取更多的时间。
然而,李霄林所需要的不过是拖住他们,拖延清军的进攻步伐,直至等待外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