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兆丰年,能够把地里的虫卵冻死,而且对小麦来说,也有好处,能减少土壤少份蒸发,有助于减轻春旱,积雪甚至像保温层,防止昼夜温差大。
不过一场接一场的雪,也让许多百姓捱冬挺艰苦,缺衣少食,缺少燃料,不少穷人冻死,尤其是许多逃荒的灾民。
据说在京郊几个大的灾民营地,每天都有许多人冻死饿死。
回去前,李逸特意到东西市大采购了一番。
冬日的原野,一片萧瑟,
马车缓缓的驶过神禾塬,
犹记得上次赵永安他们在这射兔子,这次又遇雪后,李逸也是特意叫了赵永安带上弹弓,喊上庶仆、部曲,一起雪中赶兔子。
部曲们循着痕迹把兔子从窝里赶出来,
李逸骑马挟弹弓,用的是泥丸,用石粉、陶泥加胶,搅勺搓圆晾干,比用陶土烧制的陶丸成本更低。
跟着赵永安练习弹弓也有段时间了,
李逸现在都能在马上打兔子,
空旷的原野上,
追的追赶的赶,
李逸骑马持弓,射了一发又一发,虽然十发九不中,但毕竟有这么多人给他赶兔子,
打了一会,也打了五六只,让他过足了瘾。
“下次,去山里打猎,”赵永安道,他可是个老猎手,甚至还曾受官府组织,跟许多猎人去猎过大虫。
路过冯家堡,
李逸先去董秀才家拜访,
他的私塾还没放假,
李逸提着两只自己亲自猎到的兔子,还有赵永安猎的两只野鸡,以及从长安买的许多样礼物登门,
董秀才还是那个老学究的样,
屋里烧了个炭盆,
普通的柴炭,坐在那烤火,前面热,后背凉,烟熏的眼睛流泪。
“我上次不是给老师送来了一些冈炭吗,”
冈炭是炭中精品,用青冈树烧成的炭,粗如手臂的冈炭,能发出清脆的钢铁之声,而且火力特别壮,很耐烧,能燃烧两三个小时,尤其是无烟。
“你送的那些冈炭好,无烟,我留给老母烤火了。”
“那学生回头让人再送些来。”
“这个也一样。”董秀才笑着道,一边往火盆里放了个小架子,坐上个陶壶,开始煮茶,
他煮茶没那么复杂的手法,
陶壶里加水,然后往里面扔小块茶饼,再加点红枣放点枸杞,加点盐。
“喝的惯不?”
“挺好。”李逸以前很不喜欢喝唐人的茶,尤其是各种添加,但现在倒有些习惯了。
只要把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