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功能饮料来喝就行了,加盐加奶确实能补充精神和体力。
“老师,年后无极学堂就要扩招,小学堂三年初小,还要开三年高小班,甚至计划以后还要开中学堂,又会有女子初小,
学堂缺个德高望得的校长,我想请老师来做镇无极学堂,我呢就挂个名誉校长就好了。”
董秀才坐在那,没马上应答。
冯家私塾他办了多年,也有感情了。
“我得承认,我当初都没想到,让你办个私塾,你能办成如今这个样子,我既惊讶又佩服,
无极学堂现在办成这样,十分不错,也确实造福乡里。
不过我老了,也没能力做这个校长。”
“不,老师你德高望重,教书育人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你最适合了。冯家私塾你也不用担心,可以直接并入无极学堂。”
“我不瞒老师,办无极学堂我是有些梦想的,老师当初那句我辈读书人就算在乡野,亦为乡贤,亦当造福乡里那句话对我触动很深,
读书的权力,几乎被士族垄断,
平头百姓哪有机会,我既然在御宿乡在兴盛里落户,便也想办好这个学堂。”
“请老师助我。”
董秀才认真问了李逸几个问题,尤其是关于对无极学堂的规划、定位,以及学会资产使用等,李逸一一回答。
“我希望有朝一日,无极学堂能够成为无极书院,我们书院的优秀子弟能够在朝廷科举中取得明经、进士等功名,亦希望我们书院还能培养出一些优秀的书法、绘画、音乐、数学,甚至是制造工匠等人才,
我也希望我们的学会能够健康发展,好好经营,将来既能够支持学堂办学费用,还能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的学生,
甚至是帮扶周边孤寡,若有余力,我希望将来学会能出资办育婴堂收养些弃婴,办孤儿养收着一些孤儿,办养济院,收一些孤寡老人抚养,再买块地建一个公墓,收葬无主尸骨和无力安葬者······”
学会就是一个基金,买田置地,放贷钱粮收息,以后还会弄养猪场,甚至是做一些作坊,
赚得的收益,部份用于办学,部份用于公益慈善,一部份则做为基金的本金,继续经营。
良性循环。
书院做大做强,学会也做大做强,相辅相成。
这样的书院,也就不用完全依靠李逸,或是大家的捐赠,就能长期办学。
“学会,其实都是你派人在经营,你真舍的这么大的收益?”
“学生之所以要弄个学会,就是为了更好的支持学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