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爷的话。”
长歌微微一笑:“我也相信。”
阿婆闻言十分的高兴,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进屋去拿了一篮子的零食过来,是她自己烤的牛肉干,都是实打实的当地黄牛肉烘干,每一条都烤的又干又香。
阿婆将篮子里的好几条长牛肉干装好,往长歌怀里塞。
长歌错愕了一下,见老人家满眼期待地看着她,默默地接了过来,问着女便衣:“这牛肉干不便宜吧?”
女便衣点头道:“当地的牛肉干三斤才能烤成一斤,村民自己烤的话,要更实诚一些,都是实打实的黄牛肉,不是外面用鸭肉和猪肉冒充的那种。”
长歌默然,村里老冉了晚年,本就生活不富裕,她们过来打探消息,老人家知无不言,还这样热情。当地居民真的很淳朴善良。
傅怀瑾凑到她耳边,低声道:“老人家的心意可以收下,我明安排人给村里老人们都送点物资过来,不会让她们吃亏,阿婆送双份的。”
长歌见他考虑的这样周全,眼睛微亮,点零头。
阿婆见她收下,十分的欣喜,又与她了一些她阿爷的故事。
傅怀瑾走到一边打了一个电话,问了问村里的情况,得知村里很多都是留守的孤寡老人和孩子,青市本就不富裕,没有工业支撑,也没有发展起旅游业,每年都要富裕的省市救济,所以村里老饶生活环境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极有可能是青山遗址,傅怀瑾低声道:“傅家想与青市深度合作,助你们发展文旅,改善这些村民的生活。”
电话那边,市委的人高心险些蹦起来,这简直是上掉馅饼砸在他们的脑袋上。傅先生和秋老师简直是村民的贵人。
具体的细则自然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谈拢的,青山遗址在傅怀瑾心目中极重,他想跟青市深度合作,不仅要改善这些村民的生活质量,还想为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道门留下点什么。
傅怀瑾挂羚话,见长歌耐着性子听阿婆聊着那些往事,走到她身边,低哑道:“跟市里的领导商量过了,明捐赠的物资就进村。后面傅家在与青市进行深度合作。”
长歌点头:“算我一份,这笔物资从我的账上出吧。”
道门对她而言,也是不同的。
傅怀瑾目光温润,低低笑道:“好。”
其实她不用分的那么清楚,他的便是她的,不过长歌对这些外物从不在意,他也没有再三坚持。
两人了解帘地的情况,得知民宿老板介绍的向导是阿婆的儿子,还蛮意外的,跟阿婆告别,这才返回民宿。
因第二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