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师父说什么,弟子就要说什么。这样的弟子,他所实践的,只是遵照老师的旨意去行事。”
“我听说荀卿曾经有不少弟子。但是只有三个人很出名。一位是当今廷尉李斯,一位是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一位如今在我麾下,昔日御史张苍,如今的督军令。”
“这三个人,他们哪一个是真的按照了荀卿的说法去做呢。”
“他们成功,不就是因为他们超越了他们的老师,所以才能在天下闻名吗?”
“我想老师教导学生,恐怕第一句应该就是,你想要学习什么,随后老师再根据学生想学习的去教导他。”
“非但如此,在教育的师生关系之中。老师不仅仅不应该处在绝对的权威地位,而是应该把自己摆在最下面的位置!”
“孔子的学说,本来就是围绕《易经》,发扬其精神而著作。而《易经》给出的师道,师父要居于下位挑着担,把弟子托起来。”
“老师要慎重的选择弟子,将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教导弟子使其超越老师,这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师道精神。”
“在遥远的南部国度,那里的人学习佛道,佛道的精神也是如此。老子曾经著作《德道经》,也是说的是一样的道理。”
【经过考证,现存道德经原名为《德道经》,现存传世版本,在真正的原本基础上被人恶意篡改为鸡汤文字,改动处多达六百处。】
“万法本就同源,若要议论,最后也都是回到一。”
“如果人们同时在大街上看到两批师生。其中一批弟子们将老师高高抬起,尊奉其为老师,弟子们为老师辛苦奔波,得到食物先让老师吃;”
“而另一批弟子,弟子们都在专心修行,老师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清理环境,赶走蜘蛛蚊子,替他们准备食饭。弟子们有所求教,老师赶快告诉他们。”
“若是解答不出,又或者弟子已经超越了老师,老师就要赶快为弟子推荐更加高明的老师。”
“这才是真正的师道。只是当今的天下,谁又能做到这些。”
一众儒者闻言,一个个面红耳赤的。
周术被说得哑口无言,他举目四张,没有一个人再支持他。
周术不相信扶苏的话。
“可是老师是尊者啊。老师怎么能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呢?如果老师把自己摆在低下的位置,那学生不就要站在老师的头上,这是违背礼的啊。”
扶苏笑了,“孔子直到死,都没有给出礼的明确定义。子曾经说,礼是非常难的。因为没有谁人永远真正都把握好为人处世的尺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