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常浩南还是那套老办法。
面对赞赏,首先夸奖自己的手下。
这样句句不提自己,但句句都是自己。
丁高恒张了张嘴,但又觉得自己在技术上实在没什么能插上嘴的地方,于是只好转而问道:
“那现在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没有?”
“之前开会的时候,上级今年给航空产业批下来的经费预算将近去年的两倍,在钱这块可以比过去稍微宽松一点。”
“有这么大方?”
常浩南也是一惊。
对航空产业加大投入,倒是不算出乎预料。
毕竟这两年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给上级的信心反馈非常及时且充分。
但增加拨款这种事情,一般突出一个细水长流——
哪怕每年增加20%,也只需要不到4年就能翻一番,其实是相当恐怖的速度了。
这种一年直接翻倍的事情,他上次听,还是重生之前半导体产业刚被制裁那会。
丁高恒脸上露出些许笑意:
“按照上级的原话,是夸奖咱们国防科工委,尤其是航空工业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华夏的国际地位,改善了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
“这个评价的分量,常同志,你应该心里有数啊……”
常浩南茅塞顿开。
显然,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或者国民经济的问题了。
而是直接被上升到了国家尊严的层面上。
自然也就不能按照常理来判断。
“别的不提,光是我国在入世谈判里面话的分量,都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丁高恒又继续补充道:
“之前咱们的谈判主要是一对一进行,而且势单力孤,基本上就是只能靠这12亿饶市场来跟别人谈条件。”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公开表态,期待我们能够更早进入世界贸易体系,对贸易全球化进程做出贡献。”
“这种表态,对于本身态度就已经有所松动的美国来,也形成了相当巨大的压力,我们的谈判人员明显能感觉到双方的沟通进程轻松了不少……”
“……”
国际关系,归根结底还是靠实力话。
这个年头的美国,还到不了完全无视盟友意见的程度。
哪怕在上一世,1998年这会,也基本上是欧洲一体化思想的最巅峰。
只不过巅峰实在太短,紧随而来的南联战争,很快给了蓄势待发的欧盟重重一击。
然后就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