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报亭,书籍、杂志、报刊码放整齐,各归各位,卖得好的香烟、瓶装水、凉果、口香放到显眼位置,等待顾客光顾。
随着太阳初升,天色越来越亮。
此刻,老李也停止了自己看报的动作,因为路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
“特大新闻,大家快过来买报纸了喂!”
老李时不时吆喝一声,都能吸引不少人的注意。
“跛手李,今天有什么大新闻啊,给我来一份。”有熟客走到老李的报亭前,好奇地问道。
“好嘞,《东方日报》一份,看了你就知道了。”老李乐和和地笑道。
由于断了一条手臂,街坊熟客都习惯性喊他跛手李,老李也习以为常。
“跛手李,给我一份《东方日报》。”
“拿好,一文鸡唔该!”
“跛手李我要一份《香江商报》。”
“一文鸡唔该!”
……
忙碌了一上午,直至上午九点之后,客流这才少了些。
老李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统计了一下,一百五十份《东方日报》已经售罄了。
就连一百份的《星岛日报》和一百份的《香江商报》也都卖完了。
《华侨日报》还有几份,不过也卖得差不多了。
今天生意不错。
老李脸上露出了笑容。
每份报纸的进货价都各不同,不过大致在0.4港元至0.6港元之间。
所以每份报纸他大概能赚个0.5港元左右。
这一早上,他卖了将近五百份报纸,除去成本,他起码能赚个两百多港元,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可比往日的销量都好得很。
往日没有什么热议的新闻时,他一天能卖个三四百份报纸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今,可是还不到上午十点钟。
虽然之后销量会越来越差,基本已经没多少人买了,可早上的销量也足以证明今天的报纸销量真不错。
早知道有大新闻,他就进多点《东方日报》、《香江商报》这些了。
“从明天开始,不再进《香江时报》的报纸!”看着卖了不到一半的《香江时报》报纸,老李心中有了决定。
卖不完的报纸,报社都会回收,不回收报纸的报社,也没人敢向他们进货。
不过,有些按原价,有些却会折价回收。
比如《香江时报》,成本价0.6港元,回收价格只有0.4港元,这里起码还有六十份《香江时报》,也就是说,这期的《香江时报》他起码会亏二十多港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